美国大选背后的隐形力量

日期:

摘要

长久以来,在美国选举政治中,有5支社会力量具有强大的政治议价能力,其相应组织与关键人物历来是大选双方力争的对象。这些社会力量是以华尔街金融界为代表的财团界、工商企业界,以几大工会组织为代表的劳工界,包括智库、媒体和学者在内的知识界,以及宗教界。

「哈里斯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有大约1000个(操纵者)在做决定,我可能认识其中大多数人。」10月7日,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媒体大V卡尔森采访时公开曝料。
提线木偶,又称傀儡。马斯克所指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傀儡说”,揭示了当前美国选举政治的“表演时代”特征。即便是实力超强的共和党人川普,也要受背后力量的摆布与制约。
长久以来,在美国选举政治中,有5支社会力量具有强大的政治议价能力,其相应组织与关键人物历来是大选双方力争的对象。 《环球》杂志记者将这些力量概括为5个字:“财、商、劳、智、教”,即以华尔街金融界为代表的财团界、工商企业界,以几大工会组织为代表的劳工界,包括智库、媒体和学者在内的知识界,以及宗教界。
此外,还有所谓「深层国家」等错综复杂的隐形力量。每次大选,两党都会专注于这些力量,进行深度社会动员,展开激烈争夺。同时,这些力量也以满足自身利益诉求为目的与竞选者做交易,进而影响美国未来政策走向。

财团界:「肥猫」两边下注

众所周知,美国力量的一大支柱是金融业,其重要金融机构的掌权者被称为华尔街的「肥猫」。有观点认为,华尔街历来是民主党的重要票仓。不过,依照资本的逻辑,归根到底,华尔街资本家押注的是政治得势者。
根据联准会最新数据,截至3月31日,美国大银行(总资产规模在3亿美元以上)总数为2,146家,合计资产为22.16兆美元。资产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超大型银行(需要系统性风险监管的银行)有29家(2021年3月底时为31家),资产超过5000亿美元的“大不可倒”银行有8家(合计资产约11.3兆美元)。资产超过兆美元的头部四大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花旗银行)总资产接近9.5兆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3.3%,其中,摩根大通一家银行总资产就达3.5兆美元,大约相当于印度2023年的国内生产毛额(GDP)。
近年来美国政府的宏观政策利多华尔街大银行。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华尔街六大投资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股价平均上涨18%,其中摩根大通股价涨幅达31%,成为最大赢家。
被称为美国金融界「影子总统」的华尔街大佬、摩根大通执行长杰米戴蒙,今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 「川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是正确的」。他的这句话被解读为对川普的审慎支持。而在2020年的总统大选期间,戴蒙曾明确说,川普无法连任。
分析家认为,川普在纽约出生长大,与金融资本关系密切。他在总统任期内曾以放松对金融业监管以及减税等政策笼络华尔街,今年以来的公开言论表明,川普对华尔街的立场没有重大改变,他多次表示会继续给富人减税。
民主党方面更是历来依赖华尔街支持。拜登政府延续了川普政府较上届政府更为宽松的金融监理政策,过去三、四年,美国金融业持续繁荣,联准会监管的2,000多家大银行总资产成长约8%。从2021年1月1日到2024年10月21日,在华尔街股票市场上,道琼工业指数从29982点涨至42931点,累计涨幅约43%,今年初以来的涨幅已近14%。

工商界:分裂又务实

在美国工商界,对总统大选议程影响大的几支力量包括矽谷科技界、能源业、军工产业等。有分析认为,这次川普最引人注目的支持者不是“愤怒的蓝领工人”,而是美国最成功的富人和矽谷精英。
今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在国情咨文中呼吁对任何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个人征收25%的富翁税。他还表示要将公司所得税率从21%提高到28%,并削减川普时代的富人减税计划,指责对富人的减税措施导致联邦债务膨胀。分析家认为,民主党给富人加税的政策取向不利于与工商界的关系。
对于科技界,川普自2016年当选总统后就非常重视,对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在任期间,他曾多次召开科技界大佬会议,请科技界支持政府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多次发起针对一些科技大企业的反垄断行动。
美国的科技巨头很多位于加州,而加州被认为是民主党的大本营,矽谷是“自由主义的堡垒”,但如今,许多科技精英对川普持开放态度。
在美国科技界对本次大选影响最大的当属「超级人类」马斯克。就在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还公开表示,「非常清楚,我不会向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捐款」。然而到10月,马斯克开始表明立场,高调参与川普的选举集会,并提出前所未有的在摇摆州公然悬赏「拉选票」行动。有评论认为这是赤裸裸地贿赂选民,但依据美国现有法律,似又无法将其定罪。从某种程度上讲,马斯克一人就是一股强大的背后力量。
能源业方面,根据美国《时代》周刊今年4月的一篇文章,川普将继续支持传统的化石能源业,石油、天然气等产业选民将继续作为其票仓。相较之下,拜登努力支持的新能源产业目前在美国的力量仍无法与传统能源产业竞争。
军工业方面,川普任内没有发动战争,民主党政府目前参与的俄乌和中东两大战事,刺激了美国战争经济,军工业订单供不应求。这从另一方面表明,军工业对本次大选的影响有所减弱。无论谁上台,都不会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的赚钱机会。

劳工界:政治议价力下降

新冠疫情以及通货膨胀因素,使美国的劳工组织一度增加了政治议价筹码。无论是在任的民主党,或是挑战者共和党,都在全力拉拢美国各大工会等劳工阶级的组织。
2023年秋天,美国工会举行了为期46天的激烈罢工,一时对拜登政府造成很大压力。当年9月26日,拜登抵达密西根州,参加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举行的罢工,访问了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9月27日,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发表声明说,美国史上首次出现总统现身罢工纠察线的场景。
今年3月,拜登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提到了UAW主席肖恩·费恩。这被认为是民主党政府向美国劳工界示意要关注他们的利益。
9月,美国波音公司和国际机械师和航空工人协会(IAM)举行罢工,涉及3.3万名工人。这是波音近16年来爆发的首次大规模劳资冲突。 10月1日,美国东岸和墨西哥湾沿岸30多个码头的数万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加薪,反对港口机械设备自动化。
劳工是美国民主党的关键选民群体。在美国大选日益临近的时刻,白宫虽有权力阻止工人罢工、避免更大经济损失,但始终慎于出手干预。 《纽约时报》报道,两年前,拜登因援引法律阻止铁路工人罢工而激怒工会活动人士,因而在此次干预罢工问题上更趋保守。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把美国劳工面临一些挑战的问题甩锅给中国,企图转移压力。例如,民主党政府今年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并对中国造船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川普则表达了比民主党政府更激进的遏止贸易政策。根据美国《财星》杂志网站2月5日报道,他在今年2月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说,如果自己赢得大选,就会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甚至更高的关税。

知识界:倾向明显但影响力式微

媒体、智库、学术界、娱乐界也是影响美国总统大选的重要力量。有关统计显示,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尤其是自由派知识分子整体上反感川普,认为他是「反智」的代表。
在美国主流传统媒体中,除了福斯电视台是川普的「忠粉」外,多数媒体和媒体人倾向反对川普。
美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文科领域,几乎一边倒支持民主党。根据美国Semantic学者集团2021年7月发布的一项研究,针对30个州的116所社区大学的12372名教授进行的党派倾向调查显示,支持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比例为8:5.1,表明在社区大学层面,民主党更受欢迎。
根据美国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米歇尔·朗伯特近年来所做的一次调查,在66所美国顶尖大学的人文社科学院拥有博士学位的5197名全职教授中,压倒性多数倾向于支持民主党,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比例为12.7:1;在约一半的受访大学中,共和党的这项数据甚至是零。
不过,所谓主流媒体和自由派知识界尽管“嘴巴大”,无奈人数少,在一人一票的投票中,尤其是新媒体崛起的背景下,其政治影响力也在减弱。
在娱乐界,9月10日,美国知名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霉霉”)对哈里斯的助选,带动了大量年轻人和女性的选举热情,引来支持特朗普的马斯克嘲讽。而马斯克与史威夫特在社群媒体上的论战,甚至被解读为本次总统大选的「决定性之战」。
美国智库界多数为两党分别操控,在特定时机成为选战工具。 10月,一本名为《卡马拉·哈里斯的成就》的书登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书的内容基本上为空白,意在嘲讽哈里斯缺乏作为。几乎与此同时,资深美国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其新书《战争》中披露,川普自2021年1月离开白宫以来,一直与俄罗斯总统普丁保持着密切联系,甚至已经交谈了7次。有评论称,此书引发了公众对川普「通俄门」的担忧。
在串流媒体、新媒体、社群媒体领域,美国人的政治倾向则千差万别。根据统计,美国年轻人每天使用社群媒体的时间平均超过4小时;美国一些政客极力打压的TikTok,拥有1.7亿美国用户,这使得社群媒体成为两党大选争夺的新战场。川普今年3月在一次表态中反对扼杀TikTok,这背后既有资本力量的影响,也显示川普有意讨好一般选民。

宗教界:基督教福音派力图重塑美国价值

川普赢得2016年美国大选,基督教福音派的支持功不可没。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福音派继续将川普作为代言。
2月22日,川普在国际基督教媒体大会上发表题为「让信仰和家庭重新成为美国生活的中心」的演讲。他强调,美国正被激进的左翼政治阶级摧毁,他们已经变得倾向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一位研究美国宗教问题的资深专家指出,川普所指的“共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并非指中国,而是谴责像美国参议员桑德斯那样的所谓“白左”,这些人相信经典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
该专家表示,基督教福音自诩代表着美国精神的关键内核,他们认为民主党在价值观上已经崩坏,而川普领导的共和党更能帮助他们「夺回」国家。川普认为,美国社会撕裂的原因是失去了基督教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基督教价值观,美国体系就会彻底瘫痪。美国的衰落是道德和精神支柱的垮台。随着移民和人口结构变化,基督教原则崩溃,美国将无法再同化新移民。
美国历来是个高度宗教化的国家。但根据美国盖洛普公司2021年4月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只有47%的美国民众表示他们是各种宗教场所的成员。这是自80多年前盖洛普开始记录这项调查数据以来,这一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但也有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仍相信上帝或其他更高的力量。只有大约4%的美国人称自己是无神论者。
2016年,外界普遍认为约有81%的美国白人福音派投票给了川普。美国公共宗教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白人福音派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已从2006年的23%降至2020年的14%。不仅如此,该研究所的研究也显示,在所有可辨识的美国宗教团体中,白人福音派最为老化。随着其影响力逐渐衰弱,可能会增加相应重要政治人群的焦虑。
受访专家认为,川普想重建美国信仰的目的很难达成。不过,能够得到基督教福音派的再度支持,对他的竞选仍有重要帮助。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说,他担心今年美国总统选举时会发生“内战”,由于价值观的激烈冲突,双方在选举结束后互不承认选举结果,导致美国内不可设想的暴力冲突。

「深层国家」:暗黑能量持续聚集

「深层国家」是美国的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用来描述在台面下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政治势力。国际关系学界认为,冷战期间,美国为对抗苏联形成了综合外交、军事、经济、情报等各方面的势力;冷战结束后,这股势力要为自身的存在寻找理由,便持续对外树敌,形成了强大的隐形力量复合体。
在2016年大选前后以及总统任期内,川普誓言抽干华盛顿的沼泽,即所谓「深层国家」。他曾多次说,「深层国家」是美国政治的大敌,而他自己要坚决与之抗争。吊诡的是,在今年的选战中,川普对「深层国家」的态度有了巨大转变。在公开言论中,川普不再把矛头指向这股「暗黑力量」。有分析称,这表明川普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与「深层国家」达成了交易。美国政治学家米尔斯海默近期在中国北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时公开表示,这次美国大选最后的赢家将是“深层国家”,这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综合看美国大选背后的各种隐形力量,基督教福音派明确支持川普;主流媒体和自由派知识界大多数反对川普;其他几支力量并没有做出明确选择,而是两头下注。透过隐形力量的多棱镜,美式民主的虚伪和复杂性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来。时至目前,美国大选结果固然值得关注,「米尔斯海默预言」更值得深思。

来源:环球杂志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