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推出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后,辅以国债净买入操作,同时进行适量的MLF续做,加上央行行长此前预告的降准亦蓄势待发,弥补中长期流动性缺口料无难度。
• 11月MLF继续缩量平价续做,规模9,000亿
• 买断式逆回购料补位MLF缩量缺口
• 地方债供给高峰中,保驾年末流动性是央行首要任务
• 降准蓄势待发,央行投放手段丰富
中国央行11月继续缩量平价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规模9,000亿元人民币,较到期量大幅缩减5,500亿元。尽管面临着地方债发行高峰的考验,但考虑到当前央行流动性投放手段日益丰富,年末资金面应无忧。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推出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后,辅以国债净买入操作,同时进行适量的MLF续做,加上央行行长此前预告的降准亦蓄势待发,弥补中长期流动性缺口料无难度。
“(MLF缩量部分)通过买断式逆回购补了吧,现在央行工具够多,不需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上海一银行交易员称。
中国央行周一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了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一年,中标利率续持稳在2.00%。该规模约为本月15日到期的1.45万亿元的六成。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谈到,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加上国债买卖工具,使得对流动性管理更加精细化。
央行公告称,本次MLF操作最高投标利率2.30%,最低投标利率1.9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62,390亿元。
11月15日为对冲当日到期的1.45万亿元MLF和税期高峰等因素影响,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剧增至9,810亿元,创2020年2月以来单日新高。按照近几个月惯例,央行均在每月的25日延后(遇周末顺延)进行当月的MLF续做。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稍早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493亿元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仍为1.50%。据此计算,公开市场单日净投放767亿元。而考虑到MLF操作,今日央行全口径净投放9,767亿元。
据路透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共计18,682亿元逆回购到期,规模逐日递增,今日到期量为1,726亿元。
中信证券明明固收研究团队认为,财政发力影响下年末地方债供给激增,料将加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考核压力,预计年末央行或加大买断式逆回购、国债净买入等工具力度。
周茂华预计,年底看,资金面扰动主要是季节性、政府债券发行供给增加等,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偏积极,央行有望综合运用降准等工具,以确保流动性平稳跨年。
中国央行10月末官宣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后,10月31日即公告10月“首秀”操作规模5,000亿元,期限六个月(182天),但未公布操作利率。而本月中市场也一度浮现有关央行再次进行买断式逆回购的传言,一度推低了短券收益率。
中国央行8月首度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人民币;随后央行9月净买入国债面值倍增至2,000亿元,10月亦保持该水平。
央行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公布当月的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及国债买卖操作情况。
保驾年末流动性仍是首要任务
分析人士指出,年底落实财政政策加码成为主攻方向,随着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地方债发行进入高峰,货币政策继续密切配合,保驾年末流动性仍是首要任务。此外考虑到外部因素掣肘,人民币贬值压力之下,短期内央行再动用价格工具的概率较小。
一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降息解决不了量的问题,而且最近汇率压力也比较大。”
民生证券固收研究谭逸鸣团队指出,长期限置换地方债的集中供给或加大长债和超长债的调整压力,在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预估央行将配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投放和国债买入等货币工具呵护流动性,且年内降准仍有可能。
“考虑到11月下旬和12月上中旬将迎来地方置换债的供给高峰,或是央行降准较为适宜的时间窗口,关注政府债供给与货币政策错位配合所带来的交易机会。”该券商预计。
随着年内计划发行的2万亿元人民币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地方债的快速落地,临近年末中国地方债发行再攀高峰。根据路透统计,中国11月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逾1.3万亿元人民币,创下2023年10月以来新高,其中本周地方债待发规模达9,412.529亿元,将创下单周新高。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提到,目前降准时机已经逐渐成熟,预计11月底-12月会有一次降准。一方面是地方债供给高峰,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另一方面是股市最近情绪有所转弱,历史上看股市走弱也是降准的关键触发剂。但降准对于资金面实际影响不一定很大。
该券商还认为,目前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工具非常多,如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MLF等,每项工具都能带来万亿级别的波动,需要综合考虑总资金投放。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上周逆回购操作持续加码,全周累计净投放668亿元,为连两周净投放。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年末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地方债供给逐步潮涌,央行持续呵护下资金面并未明显松动,且央行此前预告年内还将降准,市场高度关注年内降准时间窗口。
中共中央政治局罕见在9月“加急”开会,突出反映了中国决策层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此后,中国央行便火速行动,9月25日率先在MLF操作中下调利率30个基点(bp)至2.0%,9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将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个bp至1.50%。
来源:路透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