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企向医院公关,并直接输送利益
2021年至2023年5月,丽珠制药、一品红和一方制药3家药品生产企业向1936家第三方商务推广公司支付费用,假借服务费用等名义套取资金40.77亿元,增加药品综合成本,推高出厂价格。手法丰富套取资金数量之大让人惊讶。
具体来看,一方制药通过第三方商务推广公司套取资金23.9亿元,【用于合作医院药房建设费用和用工成本】。
2021年至2023年5月,一方制药以“技术服务费”等名义向966家商务推广公司付款23.9亿元,用于支付全国4586家【合作医院药房配药设备费用和配药人员工资】等。
8家由丽珠集团员工开设的咨询公司支付咨询费1240.01万元,资金到账后被转入相关员工个人账户用于【药品公关】。
(二)虚增流通环节,将药品加价
在药品流通方面,曹清华牌薏辛除湿止痛胶囊的直销价格0.32元/粒,其生产企业康朝药业有限公司从2021年至2023年5月,以1.26元/粒的价格向安徽华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上述药品,按其采购规模3.78亿元测算,直接增加采购成本2.82亿元,导致终端售价格从0.59元/粒升至1.71元/粒,加价1.9倍。
在医用耗材流通上,2021年至2023年4月,香港上市公司国药控股旗下的国药器械(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东莞公司)通过与其控制的上海鑫眸商贸中心等2家民营企业的关联交易增加采购中间环节,导致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为原采购渠道的3.61倍、1.68倍,国药东莞公司由此增加脊柱内固定器等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成本296.97万元。
(三)公立医疗机构招标违规
如,2020年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时任院长组织科室负责人对采购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行可行性论证,内定了广州市塘晫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报价的美国GE公司设备。2021年6月,设备采购项目由该公司实际控制的企业以同品牌同型号设备中标,中标金额2949万元,其购入价格为1428.7万元,差价达1520.3万元。
(四)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
2018年至2023年5月,广东省共有491家医疗机构委托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10173个大型医疗设备或耗材采购等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项目金额合计223.86亿元,涉及8187家医药经销企业、3.19万次投标。
其中,8951个项目仅有3家企业参与投标,208个项目为单一来源采购,两项合计投标次数2.71万次,占总投标次数的85%。149家企业投标在10次及以上且从未中标,如东莞金拱设备有限公司属于长期陪标企业,累计投标61次从未中标。
(五)医疗机构违规重复使用耗材
如2020年至2023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等2家医疗机构重复使用一次性超声刀头2409个,涉及1.51万人次,增加手术交叉感染风险,存在医疗安全隐患。按医保部门相关收费标准计算,上述2家医疗机构多收取诊疗费用904.61万元,其中医保基金773.06万元。
(六)公立医疗机构违规套现
如2020年至2023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将手术中使用的“超声骨刀”套用“超声刀加收”收费项目,违规收取11.15万人次诊疗费用6720.31万元(其中重复收费439人次、42.71 万元),套取医保基金570.11万元。根据广州市医保部门规定,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超声骨刀”不属于收费项目。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886240.html
.
医疗反腐风暴②|国家审计署赴广东调查:药企套取资金40亿,公立医院招标混乱|界面新闻
其中涉及,丽珠制药、一品红和香港上市公司中国中药旗下的一方制药等公司。审计调查报告显示,这3家上市药品生产企业及旗下企业虚增销售费用套取资金用于公关等用途,药品公关费用远超研发成本,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