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月房地产市场延续回稳势头,一线城市房价拐点已至?

日期:

• 11月新房价格环比降幅创17个月最小
• 新房同比跌幅缩窄至5.7%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连二月上涨
• 各线城市同比降幅今年以来“首次均收窄”
稳楼市政策有所显效,中国11月房地产市场延续上月企稳势头,销售继续回暖,房价亦在改善。1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新房指数环比降幅创17个月最小,新房及二手房上涨城市个数均续增,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连二月上涨;同比来看,各线城市新房及二手房同比降幅今年以来“首次均收窄”。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重要会议表明政府在关注通货紧缩风险,而房价的稳定是一个关键因素。稳楼市政策将持续加力、年底房企冲业绩等,12月房地产销售有望进一步企稳;至于资产价格,一线城市房价拐点或已到达,但众多小城市还在拖累价格。
“中国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物价总体稳定’和‘物价合理回升’,这表明摆脱通货紧缩风险可能是政策重点之一,而我们认为房地产价格稳定是一个摇摆因素。“花旗银行称。
花旗银行报告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可能意味着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和推出超常规措施以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这可能间接有助于房地产价格上涨,但关键仍是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乘数。
该行并称,国内需求成为重中之重(优先于“新质生产力”),这可能包括住房需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预计12月整体市场热度依然比较高,特别是契税政策落地会导致网签成交量大涨。其监测的12月上半月二手房市场表现看,重点城市成交环比大涨27%,苏州、南宁、大连等城市12月首周成交量环比倍增。
“中国楼市没有到达底部,但一线城市的房价拐点已经到达,但众多得小城市的房价仍在下跌。”他说,整体看市场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当前购房受收入的稳定、人口结构以及房地产库存积压的影响,楼市的稳定需要更多的政策和时间。
路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测算,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跌幅缩窄至5.7%;11月环比跌幅则续收窄至0.1%,为去年6月以来最小降幅。

交易价格出现企稳势头

中国国家统计局解读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新房环比由降转持平;二手房环比上涨0.4%与上月相同),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均收窄。
“各线城市同比降幅今年以来首次均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统计师王中华称。
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17个,比上月增加10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两个。此前10月份上涨城市个数亦环比增加。
“随着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各项政策效果的显现,房地产市场交易趋于活跃,交易价格也出现了回稳的势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也称。
中国12月召开了定调明年经济工作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中就如何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也给出了最新答案:“持续用力”和“加力”。这意味着,在现有推行的稳楼市政策基础上,在数量上将会持续加码。分析人士认为,清理住房库存是目前稳定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关键。
中港股市地产板块周一早盘回落,沪深300地产指数早盘尾段跌1.4%,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亦挫逾1.6%。

销售继续好转、投资续弱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并公布,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4%;1-10月降幅则为10.3%。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4.3%、19.2%;1-10月分别下降15.8%、20.9%。
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8%、23%;1-10月分别下降19.2%、22.6%。
而从11月金融数据信贷结构上看,居民中长贷增加约3,000亿元人民币,较10月增近两倍,为6月以来最好水平,反映国内楼市需求有积极改善迹象。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上周六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
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10月、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两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一线城市带动二线、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增长。

来源:路透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