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德国经济以又一次令人失望的表现收尾。第四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1%,标志着自2000年代初以来首次连续两年经济收缩。
经济在去年末环比萎缩0.1%
德国统计局发布了对去年经济表现的初步估算,而此估算尚未包括12月的具体数据。据此估算,2024年德国经济同比萎缩0.2%,低于2023年的-0.3%。经工作日调整后,2024年经济同比萎缩0.2%,而2023年则为-0.1%。这是自2000年代初以来德国经济首次连续两年萎缩。诚然,2000年代初德国曾获颇不光彩的称号“欧洲病夫”。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常常押韵。
2024年:周期性与结构性逆风汇聚成风暴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德国工业过去几年的表现成为整个经济问题的缩影:受制于周期性与结构性逆风,同时意识到依赖廉价能源和便捷大规模出口市场的旧经济模式已难以为继。十年间投资不足、竞争力下降以及中国从出口目的地转变为强劲的工业竞争者,这些因素对德国经济的影响深远且持续。不同于2000年代初德国经济“病态”主要集中于高失业率和僵化的劳动市场,如今的问题更加多样化,也因此比20年前更难解决。
当前的外部环境亦不如2000年代初那般利好。彼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欧盟的扩展为德国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邻近地区的战争及保护主义的抬头却为德国经济带来了重重挑战。
目前,德国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尤其是汽车行业。新冠疫情爆发五年后,德国工业生产水平仍比疫情前低约10%。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仅与金融危机和初期封锁时的水平相当,这对于以工业强国著称的德国而言显然并不光彩。而由于工业对整体经济的重要性,其影响通过市场情绪和实际经济渠道已经蔓延至其他领域。
2025年:德国经济将何去何从?
展望未来,除了技术性反弹外,德国工业的实质性复苏尚未可期。库存未见回落,反而继续增加,目前已连续一年处于高位。同时,订单量也未有恢复迹象,库存周期的关键性转折尚未开始。
此外,美国新政府可能实施的关税及“以邻为壑”的政策,或将进一步影响德国工业前景。这不仅可能对德国出口产生直接冲击,更可能因企业将生产转移至美国而对德国投资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自2023年年中以来破产数量的上升,可能加速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削弱私人消费反弹的希望。
即将到来的选举对2025年及以后的德国经济前景至关重要。尽管在经历两年的停滞后,过于自满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能够制定长期的经济改革和投资计划。仅为弥补过去十年的投资缺口,德国在未来十年内每年需额外增加相当于GDP 1.5%的投资。这不仅涉及公共投资,政府还需在提供基础设施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私人投资创造激励条件。
我们预计选举后将进行一定的改革并伴随基础设施投资。如果情况如我们所料,这将在下半年带来信心与经济增长的小幅提振。
即便如此,改革和投资的最佳方案似乎也并非彻底革新旧经济模式,而是尝试对旧模式进行更新。减少繁琐行政程序,实施一些税收减免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可能还包括降低能源成本及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这些都已列入欧洲经济学家的愿望清单,也将对经济形成一定提振。
但这些措施能否在与中美竞争中真正奏效则是另一回事。即使经过改革,德国可能也只是获得了一款经过翻新的经济模式——显然优于旧模式,但依然缺乏颠覆性的竞争力。
来源:ING Think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