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从长周期视角看,2016年后那波饮鸩止渴就是逆势大扛鼎,实际居住需求已经触顶下降了,但是依然利用价格上涨预期(涨价去库存,叠加通胀恐慌引导),在实际住房需求下降的趋势下,靠逆势大幅提高投机性需求来完成去库存,让居民部门加了几十万亿的杠杆,把未来几十年的现金流贴现进去,长周期接最后一棒(图2)。
我当时的判断是可以经历时间考验的。当时我非常清晰的看到了这种逆周期性,所以发明了这个词“扛鼎”来形容这种逆周期性的行为,一些反驳的人可能会说“可是房价已经涨上去了啊”,问题是房子的流动性很差(尤其下行周期),现在你几乎很难不大幅降价的情况下顺利出手,很多人缺乏对低流动性资产的资产价格虚幻性的认识,名义价和最终成交价是两码事。
其次,中国居民房贷的平均期限是在15~20年之间,就现在这个需求下降速度,等那波大扛鼎的还完贷款(还不一定能顺利还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比例已经或将会经历失业,现金流部分或全部中断,导致房贷违约,从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房子会被回收法拍)的时候,手上房产的价格大概率是严重偏离其当初扛鼎时预期的轨迹的,甚至还不如当初,对部分地区的人而言,届时甚至可能还会发现房价已经连自己偿还的贷款额都不如。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