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上行主要有两类驱动,一是需求政策+居民流动性,二是外资流…

日期:

地产上行主要有两类驱动,一是需求政策+居民流动性,二是外资流入+房价预期改善。

地产改善幅度 = 政策力度 + 流动性 + 房价预期,有效性边界为“偿债比率<临界水平”,
偿债比率 = 居民当年应还债务本息和 / 居民可支配收入。

发达国家通常在经济下行阶段会选择“特殊分红”(如美欧日大规模财政补贴、新加坡全民分红)、减税等方式提高 “股东” 回报,从而稳定居民收入预期。

逐一审视地产政策组合拳。其中,
—-降低首付比例效果或弱(变相增大偿债比率);
—-降低政策利率有效但需要大幅降低;
—-收储有效,既优化供需结构又改善房价预期。
此外,从偿债比率公式出发,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的核心在于收入政策,亦是当前组合拳中有待完善的一环。

次贷危机后,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72%提升至2012年的76%。可总结为四条线索:
—-租房市场扩张提高居民租金收入、
—-加大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
—-推行减税法案、
—-流动性宽松推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

总结来看,仅靠低利率、“等待式”杠杆出清是低效的,缺乏收入政策的协同配合,即使地产回暖可能仅是昙花一现的B浪反弹。
#房住不炒 #报告
《试论地产需求政策的有效性边界》
https://mp.weixin.qq.com/s/6Pa1waE6w6IZBsWkJPNVMw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