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行业点评:就业优先战略:启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引擎

日期:

  9月2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简称《意见》)。

  平安观点:

  《意见》主要内容:五大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优先战略”自“十二五”以来就连续三次被列入国家五年规划,但并未得到下位法的落实。2020年以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虽然就业目标地位较高,通常仅次于GDP增速位列各项目标第二位,但仅在2023年以专栏的形式单独进行了任务安排。此次《意见》出台并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就业优先战略首次落地下位法,意味着当前就业目标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意见》共包含六条二十四项,涵盖促进就业的五方面政策: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从宏观调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营主体、区域协调、新动能等方面提出促进就业的措施;二是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主要从教育供给、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发展等角度提出了意见;三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针对高校毕业生、青年、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支持措施;四是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对就业公共服务提出了完全覆盖全民、夯实基层导向、推行数字赋能的要求;同时,还提出保障平等就业权利、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等要求。五是凝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合力,对组织工作等提出了意见。

  《意见》有助于维稳就业市场的预期,稳定社会信心

  2024年以来,国内经济修复动能偏弱,结构性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与高质量就业目标不符。2024年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3%,而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已高达18.8%(图表1),两个指标均为连续两个月攀升,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与此同时,企业职工周劳动时长也自疫情前的低于46小时攀升至48小时以上(图表2),就业环境有所恶化,与学术界通常定义的“稳定、待遇和环境较好、具有提升和发展机会、工作生活相对平衡”的高质量就业目标存在差距。

  就业环境不佳,叠加延迟退休落地,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进一步受到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稳定。近两年来,疫后疤痕效应、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收入预期低迷等多重因素,对居民消费意愿形成了长期压制。而近期,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地,又引发社会形成了“老年劳动力对青年劳动力形成就业挤出”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居民和市场的预期。

  在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预期受到较大影响的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无疑能够传递政府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市场的决心,有助于扭转市场存在的悲观预期。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