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美联储实质性转向降息、国内推出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影响下,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9月25日向上突破“7.0”关键点位,重新回到“6”字头。
人民币也爆发了!
8月份以来,在一系列重磅政策发布的影响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声走强。昨日(9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早间“破7”,让市场为之一振。
人民币汇率重返“6”区间
北京时间9月25日8时左右,离岸人民币汇率升破7.0关口,最高报6.9951,重新返回6区间。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0202元,单日调升308点,前一日报7.05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呈现升值走势。
今天(9月26日),美元汇率略有回升,至早上8点左右,离岸人民币汇率为7.02,在岸人民币汇率为7.03,人民币汇率走势依然保持强劲。而就在北京时间傍晚时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又再度升穿7.00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突破7.0关口,为去年5月以来首次,已经创16个月以来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汇市看多情绪较浓,此前积压的结汇需求还会进一步释放,人民币汇价向上“破7”后可能还有一定升值空间。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醒,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背景下,参与者也要理性看待汇率波动,增强风险中性理念,不要“赌汇率方向”“赌单边走势”,企业要聚焦主业,金融机构要坚持服务好实体经济。
人民币被动升值?
就在“破7”的前一天,即9月24日,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明显缓解,而且转向升值。
上周,美联储开启了四年半来的首次降息,正式宣告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首次降息幅度为0.5个百分点。美联储利率路径“点阵图”显示,今年年底前可能再降息0.5个百分点,明年预计降息1个百分点,2026年预计再降0.5个百分点。
在此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再次走强,在数个交易日里连续升破7.07、7.06、7.05点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影响其实是复杂的:主要受到中国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和外部美元走势这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外部看,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美元指数预计承压。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中,除日本央行外,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英格兰银行等已均转向降息。欧元、日元和英镑占美元指数权重较大,在欧洲央行降息步伐偏缓、日本央行在年内或有加息可能的情况下,美元指数趋向回落。美元的升值动能走弱,也将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被动升值趋势。
从内部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亦有坚实支撑。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叠加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新质生产力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是人民币汇率的内在支撑。
后市将如何运行?
面对人民币升值趋势,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盈利。不过出口产品成本提高,进而影响出口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存在汇率风险,导致汇兑损失。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对中国国内居民而言,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美元指数有较大概率会走弱,相反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相应走强,这将对中国居民出国旅游、留学、投资等形成利好。根据历史经验,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会出现反复,这会带来全球外汇市场动荡,因此外贸企业仍需提升汇率避险意识,加强汇率管理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稳增长政策发力、美元指数走弱、中美利差收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年,人民币是否会持续维持在“6”字头?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据其测算,人民币已然步入温和升值的通道,未来12个月人民币对美元的中枢区间预计将在6.8-6.9之间波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下一步人民币会保持和美元反向波动的格局,脱离美元走势大升大降的可能性很小。这意味着未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关键,比起固守某个汇率点位,更需要重点防范人民币脱离美元走势的急涨急跌。
此外,南华期货分析师周骥表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已经显著降低,这主要得益于外部条件的积极变化和市场积累的结汇需求的逐步释放。在美国大选结果落地之前,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整体运行环境为易跌难涨。
不过,分析师也提醒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维持弱势,“三驾马车”中外贸表现相对亮眼,但投资、消费等内需表现不佳,因而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升值的现象。
来源:中经传媒智库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