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9月CPI同比0.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PPI同比-2.8%,较上月降1个百分点。
CPI同比回落受到猪肉价格、国际油价、旅游和居住价格的共振影响,反映出需求不足的矛盾待解。9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长0.1%,比上月进一步回落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仍是CPI主要支撑因素,9月环比略弱于季节性,肉蛋奶及粮食价格偏弱。9月以来猪肉价格步入回落,下旬以来跌幅扩大,节前二次育肥猪源集中出栏使得供给强于需求或为主要原因。工业消费品价格进一步受到国际油价拖累。9月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上月扩大2.5个百分点。交通工具同比跌幅有所收窄,而通信工具、家用器具同比拖累仍有进一步扩大。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连续第四个月回落,旅游价格同比从上月的上涨0.9%转为下降2.1%,成为重要拖累,暑期结束出行减少,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降幅也均有扩大。此外,居住分项同比从上月的持平降至-0.1%,鉴于在CPI中权重较大,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也是拖累CPI表现的重要因素。
上游国际油价跌幅扩大,下游生活资料价格回升遇阻,使得PPI同比跌幅再扩大。从环比看:9月P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降幅有所收窄,但生活资料价格环比重又下跌,仅衣着类价格受秋装换季上新驱动环比上涨,食品类、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类环比均为下降。分行业看:对9月PPI环比拖累最大的是黑色金属(拖累0.21个百分点,比上月收窄0.07个百分点)和石油煤炭加工(拖累0.18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09个百分点),此外,化工、非金属、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拖累也较大,整体指向石油化工产业链是PPI环比仍处低位的主要原因。中游装备制造对PPI环比的拖累有所收窄,全球电子产业链复苏对此发挥了重要影响,计算机通讯电子对PPI环比的拖累进一步收窄了0.1个百分点。统计局解读也显示,新能源类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均环比下降,但电子类的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价格环比均上涨。此外,水电燃气对PPI环比产生拉动,电力和燃气行业价格涨幅有所扩大。
10月以来,中东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推动国际油价反弹,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也已先行反弹,加之人民币汇率升值暂告段落,输入性因素对国内物价的拖累趋于减弱。国内中央政治局会议顶层定调,货币、财政政策先后重磅登场,房地产明确“止跌回稳”,必将为需求端注入活力。而物价将是观测经济复苏的更灵敏指标。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生猪集中出栏超预期拖累猪肉价格等。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