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联盟选举败北,日本经济复苏仍将一波三折

日期:

摘要

假若石破茂下台,日本可能重回首相频繁更迭期,不仅增加了日本政局的动荡,也为日本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云。日本经济的复苏之路,恐将面临更多变数。

日本第50届众议院选举结果于10月28日凌晨揭晓,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本次选举中获得215个议席,未能获得众议院过半议席(233席)。这是2009年以来,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首次在众议院未能获得过半议席。对于日本众议院选举,多数日本民众在投票前期待,选举能够改善社会民生。选举结果公布后,10月28日亚市早盘,日元对美元一度下跌0.9%。此前日元已连续4周下跌。不过,日股10月28日逆势上涨,以科技股为主的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开盘均小幅低开,盘中一度上涨近2%,这一非同寻常的走势令市场倍感警惕。
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本届众议院议员的任期原本应于2025年10月届满。10月1日,石破茂当选日本新首相后,9日宣布解散众议院。然而,众议院选举结果表明,这场“政治豪赌”似乎以失败告终,继续执政或成难题。
选举结果也印证了外界对日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忧虑。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未能在大选中赢得多数席位的前一周,对冲基金开始看空日元,选举结果加剧了日元下跌的风险。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当周,投机交易员本月首次转为净做空日元。目前,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局面,日本各方态度各异。无疑,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将给日本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而普通民众则更加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
在日本,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正在上升,食品价格上涨,增加了日本民众的负担。由于生活成本上涨,日本家庭减少食品方面支出,比如选择购买鸡肉来代替价格更高的牛肉。日本2024年1月至8月的恩格尔系数(两人以上家庭)为28.0%,以年平均水平来衡量,达到1982年以来的最高值。今年8月,日本突然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米荒”,消费者在商超不仅时常“一米难求”,还面临限购大米情况。在大米价格持续上涨下,面包等食品价格也在飙升。
10月25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10月东京都23区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米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2.3%,创有可比数据以来历史最大涨幅。就在今年8月,日本总务省公布的7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米类较上年同期上涨17.2%,为20年来最大涨幅。日本东京都23区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被视作日本全国物价动向的先行指标。虽然也有观点认为随着新米流通量的增加,飙升的价格会趋于平稳,但从消费者物价指数来看,米价今后居高不下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日本政府而言,一边是日元持续贬值,另一边是食品价格上涨,沉重的负担给日本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导致消费下降,生活成本上涨成为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也给执政党的经济策略带来巨大的挑战。根据已公布的数据,日本政府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值环比增速由0.8%下调至0.7%,年化环比增速由3.1%下调至2.9%。此外,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私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增速均有所下调。其中,占日本GDP一半以上的民间最终消费支出环比增速由1.0%下调至0.9%,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速由0.9%下调至0.8%。
在日本经济的疲软背景下,日本车企普遍出现的认证测试造假问题,导致工厂大规模停工,给经济增长带来影响。供应链中断给经济增长带来沉重打击。数据显示,涉及违规车型共计38种,其中约170万台为丰田汽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3%,与今年7月发布的预期相比下调了0.4个百分点。
石破茂主张支持日本央行提高利率,他认为逐步实现有利率的环境有助于抑制物价上涨并推动结构改革,这一观点与安倍经济学中的货币宽松政策背道而驰。面对选举惨败的结果,石破茂能否保住自民党总裁的位置、维持政权将成为焦点。假若石破茂下台,日本可能重回首相频繁更迭期,不仅增加了日本政局的动荡,也为日本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云。日本经济的复苏之路,恐将面临更多变数。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