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2024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官方PMI指数。其中,制造业PMI为50.1%,较前值回升0.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0.5%)。非制造业PMI为50.2%,较前值回升0.2个百分点。
从分项来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除供应商配送时间外,其余4项对制造业PMI的回升均形成支撑,其中生产指数是最主要贡献项。10月生产指数为52.0%,较前值上升0.8个百分点,推动制造业PMI上升0.2个百分点。10月新订单指数为50.0%,较前值上升0.1个百分点,相应支撑制造业PMI上升0.03个百分点。供需指数双双回升,表明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在逐步显现。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回升幅度明显,高技术制造、装备制造、消费品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0.1%和51.3%,较前值分别回落2.9和0.7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的PMI回升明显,可能受到了政策预期下大宗商品涨价的带动。
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3%,较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抢出口”效应的消退,以及近期关税正式落地对于出口订单短期内形成扰动。往后看,美国大选临近或将对出口短期内继续形成扰动,随着美国大选后抢出口可能加快,以及年末国外有圣诞节日带动,预计出口短期有支撑。
从价格指标来看,10月PMI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4%、49.9%,环比分别上升8.3、5.9个百分点,主要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估算得10月PPI环比0.04%左右,同比在-2.7%左右,降幅较前值小幅收窄。
从库存指标来看,10月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为48.2%、46.9%,较前值分别提高0.5个百分点和下降1.5个百分点,一方面企业生产积极性边际改善,带动原材料补库相应提速;另一方面需求边际改善,也带动产成品库存相应去化。
非制造业PMI方面,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较前值回升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景气度边际回落,可能受到了国庆长假的季节性影响;10月服务业PMI回升至扩张区间,主要受到国庆假期与双十一购物节前置带动。
总的来说,10月PMI延续9月的边际改善趋势,一揽子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体现在产需指数均有改善,产成品库存有所去化,生产改善带动原材料库存增加等方面。但当前增量政策主要作用于产业链上中游与大中型企业,政策对于生产端的提振更明显,政策效果向需求终端的传导还需观察。目前来看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有一定难度,关注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会调整预算,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对需求端的拉动情况。
风险提示:国内外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