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博物馆年度发展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833家,总计参观数量12.9亿人次。日前,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探讨会”上,“跨界”“特色”“文创”“科技”等成为了热词。随着“文博热”,为满足游客需求,多地博物馆从自身定位出发,“超长待机”举办了各具特色的“夜游”“夜玩”“夜市”活动。“夜游博物馆”或将一种流行文化现象,让游客灵活观演体验的同时,激发当地文博活力,助力城市夜经济蓬勃发展。
对很多人,尤其是有儿童的家庭而言,夜间观展活动的确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带领孩子前往博物馆,成为了很多家庭丰富文化生活的选择。成都博物馆就在周末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在这里,有着专为14岁及以下儿童设计的“周末儿童博物馆”活动。据了解,成都博物馆于2020年启动“周末儿童博物馆”品牌教育项目,以周末夜间专场的形式,为14周岁及以下儿童量身打造公共教育活动。作为常态化主题活动,已经公布的11月的精彩活动不仅包括成都历史文化主题活动和热闹的皮影演出,还涵盖了“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和“自然生活”“自然科普”系列课程,以及“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与“大器无量——谢无量的学艺人生”特展等活动。4年来,“周末儿童博物馆”惠及近10万个家庭,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和美育知识的广阔平台。
不同于白天的喧嚣,夜间的博物馆除了可以让人有更多灵活的选择空间,安静沉浸的氛围或许可以让游客更专注地欣赏展品,跨时空对话。广东省博物馆在举办“粤博之夜”主题活动时,就曾将周五开放时间延长至20时30分。展演以清代外销画家林呱及其画室为四大行商之一卢茂官所绘的外销油画为灵感,通过情景戏剧、粤曲、粤剧、舞蹈等形式,讲述广州十三行的故事。“岭南映像”是广东省博物馆“粤博之夜”活动的收官之作,活动期间共举办了7场“粤博之夜”主题活动,接待观众约1.5万人次。
同样提供夜场选择的还有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放时间至晚上20:00。尤其是汇聚了三星堆与金沙两大古蜀文明的璀璨瑰宝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在夜晚氛围的映衬下,更显莫测。数据显示,自2024年6月27日开幕至10月13日闭幕,展览参观人数共计154万人次。
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需求,许多博物馆还大胆创新,尝试结合当下流行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元素,打造沉浸式博物馆夜游活动。“叔同之夜”是由天津博物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联合推出的沉浸式解谜夜游活动。“叔同之夜”每周四至周日晚18:00-22:00开园,在实景中打造光影夜游场景,通过剧本杀、角色扮演等项目给游客沉浸式体验,在打破原有参观式夜游模式的同时,让游客享受到了内容丰富的沉浸式文化。
除了本身的展览和活动策划外,文创市集也是各大博物馆发力夜间经济的突破点之一。例如,山西博物院就曾开启“不打烊”模式,除了延长闭馆时间外,每天9时至21时举办文创市集。据了解,今年山西博物院特别推出了“博物馆不打烊”文创市集。市集上,“晋魂”“有凤来仪”“青铜华彩”“藏在山西博物院的十二生肖”等百余款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除了院属文创产品外,文创市集还引入了“云观博”、华夏首礼、52TOYS等国内文创品牌与中华老字号六味斋,让参观变得更好看、好玩、好学。据悉,活动期间文创市集共售出文创产品1.4万件。
(综合国家文物局、文化产业动态、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文化报、成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