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成交额突破5000亿元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热情共同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大幅成长。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5月,上交所和深交所成交额双双突破5000亿元,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高品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
这项发展符合中国政府《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首都高品质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构「长期资金长期投资」的政策体系。 [1]。注重长期投资,使得股票型公募基金、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投资人的青睐。
截至2024年5月末,国内指数基金产品总规模达3.4兆元,较2023年底成长20%,较2005年成长17倍 [1]。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代表的指数基金是成长的主要动力,占国内ETF市场规模的75%,在居民财富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指数投资的流行并不仅限于中国。过去十年,「长期来看主动投资很难跑赢被动投资」的理念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接受,标普500指数跑赢美国市场大盘共同基金近90%,沪深300指数表现优于追踪其的主动式管理基金约60% [1]。此趋势导致全球ETF资产激增,2023年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1兆美元,较2022年底成长20% [1]。
上交所和深交所指数投资的激增为寻求利用这一趋势的投资者提供了策略机会。上交所ETF产品布局不断扩大,单只规模达100亿元的ETF产品达33只,占国内ETF市场总规模的75%,为投资人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1]。
综上所述,上交所和深交所成交额屡创新高,证明了指数化投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普及。随着政府对长期投资的重视、股票型公募基金的蓬勃发展以及被动投资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上交所和深交所为投资者提供了利用这一趋势、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的战略机会。
参考:
[1] https://english.sse.com.cn/news/newsrelease/voice/c/c_20240624_10759129.shtml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