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单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创2023年5月以来最高
• 11月单月财政支出同比三个月连增
• 11月企业所得税增长近40%,证券交易印花税增1.7倍
• 当月非税收入继续大增四成,卖地收入额创年内最高
• 后续关注专项债提前批的下达时间及额度
伴随着经济短暂修复,中国11月单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为连续第三个月正增长。其中,全国税收收入连续第二个月正增长,非税收入在地方盘活存量资产等因素支撑下继续大增四成。当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延续下降,但单月收入绝对金额已经是年内最高值。
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连续第三个月正增长,分析人士指出,存量债务资金加快拨付、新增化债资金发行均有效支撑广义财政支出力度,下一步关注专项债提前批的下达时间及额度。
“11月财政数据整体延续改善趋势,”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聂天奇表示,1-11月财政一、二本账(即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合计,收入累计增速为-4.2%,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支出累计增速为1.38%,自上月增速转正后本月进一步回升。
他指出,目前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基本发行完毕,后续关注专项债“提前批”的下达时间和下达额度,以及12月人大常委会是否会审议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是否续接项目“空窗期”。
中国财政部周一公布,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0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增长17%。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053亿元,同比增长2.8%,增幅高于1-10月的2.7%。
路透根据财政部历史数据测算显示,11月单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增幅创2023年5月以来最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落至3.8%,为三个月低点。单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降幅扩大至19.7%,但绝对金额达到5,655亿元,为年内最高值。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称,从近几个月财政收支看,财政收入累计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反映国内经济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效果有所显现,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企业盈利和个人收入改善。
“财政支出(累计)同比继续加快,反映积极财政支出强度继续加大,”他并称。
根据年初财政部预算报告,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3,950亿元,加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收入总量为244,890亿元;支出285,490亿元;赤字预算40,600亿元。从1-11月数据来看,一般预算收入完成进度88.9%,支出完成进度仅有85.8%。
中国11月经济延续修复,工业稳增、投资增速略微放缓,零售销售因“双11”预售提前的透支效应,同比增速降至三个月低点。
非税收入11月同比大增40%
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中国1-11月全国税收收入161,922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37,088亿元,同比增长17%。路透计算显示,11月单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3%,为今年以来连续第二月增长,且增幅高于上月的1.8%。
非税收入增幅更是从10月的39.6%进一步扩大至40.4%。“这表明年底地方政府收入压力依然显著,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提升,”聂天奇称。
具体到税种看,1-11月增值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均为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4.7%、2.1%、2.7%;四大税种中仅有消费税同比增长2.2%。但单月来看,增值税收入增速半年来首次转正至1.4%,企业所得税及个税收入分别大增37%和11.4%。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股市11月成交量继续爆发,进一步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攀升,前11月为1,087亿元,同比降幅自上月累计的46.4%收窄至35.9%,经测算,单月证券交易印花税221亿元,同环比分别增1.7倍和43.5%。
上周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适时降准降息等。
财政支出分项方面,经测算11月单月民生及基建领域支出均较前月回落,民生相关支出中只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实现增长,增速较前月的16%回落至14.9%;基建相关支出增速亦从前月29.3%降至9.8%。
周茂华认为,9月以来国内出台一揽子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政策,将促进消费复苏和企业盈利改善,有助于推动财政税收改善。
单月卖地收入额年内最高
财政部数据显示,1-11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348亿元,同比下降18.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626亿元,同比下降22.4%。
路透计算显示,11月单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降幅扩大至19.7%,但单月“卖地”收入规模5,655亿元,为今年以来最高。
“土地出让金收入本月亦大幅回升,往年年底集中拿地现象依然存在,”聂天奇称。
稳楼市政策有所显效,中国11月房地产市场延续上月企稳势头,销售继续回暖,房价亦在改善。1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新房指数环比降幅创17个月最小,新房及二手房上涨城市个数均续增,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连两月上涨。
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房地产工作强调,要稳住楼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国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指出,要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收购存量商品房,要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来源:路透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