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5%!2024年中国外贸“三量”齐升,“朋友圈”越来越大

日期:

全年外贸圆满收官

1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介绍2024全年进出口情况。

去年,我国外贸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


全年外贸圆满收官


从总量看,连续跨过42、43两个万亿级大关。

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创历史新高。

其中,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3%。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新一轮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举措迅速出台,有力推动四季度外贸实现11.51万亿元的季度历史新高,增速较三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

尤其是12月,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增速提升至6.8%,全年外贸圆满收官。


“朋友圈”越来越大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我国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

从增量看,我国去年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

目前看,我们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是较快的。

从质量看,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

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规模比“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增加了11.63万亿元,这个增量已经是“十三五”期间五年增量的1.5倍。

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4.5%和10.5%,同比分别提升0.3和0.1个百分点,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质来说,我国外贸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结构更优。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去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了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4成。进口产品持续多元有效供给,机电产品进口增长7.3%,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了5%,其中能矿产品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的比重提升0.3个百分点。

二是“新”意更足。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到了2.63万亿元,比2020年多了1万亿元。自主品牌圈粉无数,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到了21.8%,国货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国风”。

三是主体更强。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达到了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去年中国海关在深圳承办了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越来越多外贸企业乘势而上,拥有了AEO这一块全球通行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我国AEO企业数量达6338家,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

四是伙伴更多。我们的贸易伙伴遍天下,2024年,我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其中出口和进口伙伴分别比2023年增加了1个和4个,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


今年的进口增长空间很大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2024年,我国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3%。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高于全球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继续保持第二大进口国地位。

去年12月,由于临近元旦、春节,我国进口消费品1678.2亿元,创近21个月新高,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9%和14.4%。

从国际来看,2024年,我国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9.86万亿元,增长2.7%,占进口总值的53.6%。去年12月1日,我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带动当月自相关国家进口增长18.1%,较前11个月加快5.8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的进口表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比较明显,去年下半年,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像原油、铁矿砂分别下跌了9%和16.7%,这些都会体现到进口的增速上。此外,一些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无端限制一些产品对华出口,否则我们会进口得更多。

他指出,今年的进口增长空间很大。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市场容量大、梯次多,蕴藏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到2030年,仅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就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

相信随着国内需求全方位扩大,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有序扩大,中国大市场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大机遇和更多选择。


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这个问题纯属伪命题。

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广受欢迎,依托的是配套完整、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靠的是持续研发的投入和创新。

我们以自身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保障了全球产供链的稳定,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不是谁能否定的。

一些国家反复炒作,实际上是打压遏制中国发展,本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严重破坏全球产业合作和产供链稳定。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全文海关总署介绍202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