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去地产化,经济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内生动力如何修复是政策最需要考虑的事项。
经济的波动与韧性。
2024年经济顺利收官,全年经济先下后上,受益于政策发力,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带动全年GDP同比增长5%。
按照官方公布的工业增加值与服务业生产指数估算,10、11、12月的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2%、5.2%、5.6%,12月数据冲高是带动四季度同比增速走高的主因。
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小幅上行0.4个百分点至6.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上行0.8个百分点至6.2%,带动估算的第二产业同比增速上行0.7个百分点至5.8%左右,是GDP回升的主因。12月工增季调后环比上行0.6%,高于过去5年均值0.2个百分点。
春节错位、抢出口、政策发力等因素是造成12月工业生产环比超季节性的主要原因。
短期因素是春节。2025年春节在1月,企业春节前的赶工诉求对12月生产形成了一定支撑。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1-2月工作日仅38天,比2024年1-2月少2个工作日(今年春节假期比往年多一天假期,同时2月又比去年少一天),这对1-2月的工增同比增速或形成一定的压力。
中期因素是抢出口与政策发力。出口的份额韧性叠加大选后的“抢出口”带动年末出口进入高增长区间,12月出口同比增长10.7%,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8%,显著高于6.2%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今年关税政策尚未落地之前,出口对生产的支持有望延续。
以“两新”政策为核心,政策对生产的拉动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直接受益行业。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上行3.3、5.7个百分点至7.7%、17.7%。“两新”政策接续,相关行业生产在年初将继续维持高位。
随着生产加快,四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小幅上行1.2个百分点至76.4%,其中汽车制造业的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大幅上行4个百分点至77.2%,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增速。
站在全年的维度上看,服务消费崛起、出口维持高位、经济逐渐去地产化、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特征更加明显。
最终消费依旧是GDP的压舱石。按照估算,2024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在55.2%左右,略低于2023年,和疫情前水平接近。受地产投资下行拖累,最终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从2021年的43.3%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41.4%左右。出口的高景气度推动净出口占比上行至3.5%,是近年来新高。
出口依旧是经济最主要的支撑。2024年出口(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7.1%,显著高于GDP同比增速。同时,受益于国内产业升级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出口结构、国别逐步优化。资本品、技术密集型商品占比稳步提高,消费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比小幅回落。
服务消费强、商品消费弱的格局延续。2024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支出、社零分别增长5.3%、5.3%、3.5%,其中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达到了7.4%,显著高于3.6%商品消费支出增速。
服务消费持续高于商品消费增速,意味着虽然社零增速偏低,但是包含了服务消费的最终消费支出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需要关注的是,2024年下半年商品消费增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撑,消费的内生增长动力依旧不足。在2024年部分商品消费增速较高的情况下(如2024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同比增长12.3%),政策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提振居民商品消费意愿,对冲政策补贴后的透支效应和高基数。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去地产化,制造业占固投比重持续上行,且内部结构逐渐优化。
2024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6%,房地产投资连续三年大幅负增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21年的27.1%下滑至2024年的19.5%,显著低于制造业和基建占比。随着占比的下滑,地产降幅对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也在逐渐放缓。
在设备更新等政策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近年来持续位于高位,2024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8%[5]。制造业投资的持续高增长也推动其占比从2021年的32.9%上行至2024年的36.4%,占比明显超过基建和地产。
制造业投资分项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稳步提高。2024年1-11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占比相比于2015年分别提高5.9、1.8、1.2个百分点,累计占制造业投资比重的28%,是制造业投资最主要的构成。
总的来看,2024年四季度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和抢出口的共同推动下,经济顺利收官。需要关注的是受工作日少2天的影响,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面临下滑压力。站在中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去地产化,经济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内生动力如何修复是政策最需要考虑的事项。
风险提示
关注地缘政治变化、关注国内经济变化、关注后续政策演绎
注:本文来自天风证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经济的长期变化与短期波动》,分析师:宋雪涛 S1110517090003
孙永乐 S1110525010001
本资料为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