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我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近40%;海外欧洲市场同比回落,美国市场保持中低速增长;产业链中游正极材料环节库存明显堆积;锂盐生产、锂资源进口保持快速增长,锂市场总体过剩、弱势运行。
2024年锂市场及产业链发展回顾——全年锂市场总体震荡回落
2024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市场总体震荡回落,弱势运行。
随着一季度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超预期的复苏及此后“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产业链中游积极加库存,碳酸锂价格(99.5%电池级,国产,上海有色现货均价)从年初的9.69万元/吨附近开始企稳并缓慢回升,至5月上旬最高达到11.19万元/吨。
此后随着海外碳酸锂进口量及国内产量的大幅增长,市场供应过剩形势加剧,碳酸锂价格震荡回落,9月10日跌至7.23万元/吨。此后随着“以旧换新”等政策的作用持续显现,市场趋于阶段性平衡,开始企稳并保持低位震荡。12月31日,碳酸锂价格收于7.5万元/吨,全年累计下跌22.6%。
氢氧化锂价格(电池级,56.5%粗颗粒,上海有色现货均价)走势与碳酸锂大致相同,12月31日收于6.96万元/吨,相比年初的8.63万元/吨累计下跌19.35%。期货市场方面,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加权价格12月31日收于7.63万元/吨,相比于年初的10.58万元/吨累计下跌27.9%。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35.5%,国内销量增长近40%
在“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消费拉动下,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维持在35%以上。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4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销量增速相比2023年仅下滑2.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为40.9%,相比2023年的31.6%提高了9.3个百分点。
2024年12月单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3万辆和15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5%和34%。当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为45.8%,相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从销售去向看,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40%,出口同比保持增长。2024年1-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出口128.4万辆,在欧美市场疲软和壁垒抬升的情况下,同比实现增长6.7%,主要得益于插混车型的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90%)。
从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看,纯电动车占比环比略有回升,同比仍有大幅回落。2024年1-12月,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为771.9万辆,同比增长15.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为514.1万辆,同比增长83.3%。
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占比为60.0%,与去年同期的70.4%相比下跌了10.4个百分点。12月单月看,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3万辆,同比增长17.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62.2万辆,同比增长70.7%;二者占比分别为61%和39%。
——2024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比回落,美国市场保持中低速增长
根据Cleantechnica统计数据,2024年1-11月,全球新能源乘用汽车累计销量为1531.1万辆,同比增长26.4%。其中,欧洲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265.8万台,同比下降3.2%;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8.0万台,同比增长10%。另据EVTank数据(该数据可作为初步参考)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其中,欧洲和美国2024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89.0万辆和157.3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2.0%和7.2%。
多重因素导致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疲软。一是经济持续疲软,拖累居民消费。
二是“去补贴”。在欧洲市场,占比最大的主力细分市场德国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导致2024年德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显著下滑,法国也将中国汽车排除在补贴之外,导致市场销量增速下滑;在美国市场,上半年特斯拉的重点车型Model 3后驱版和长续航版无法满足《通胀削减法案》全额税收抵免所需的本土生产比率条件,导致补贴额下降一半(3750美元),其销量也应声下滑。
三是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10月29日,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高额反补贴税。加征关税之后,上汽、吉利、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将分别被征收总计45.3%、28.8%、27%和17.8%的关税,其他车企的电动汽车将被征收30.7%的关税。美国政府从8月开始将我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100%,动力电池的关税税率从7.5%提高到25%。这些举措不仅将压缩我国企业的出口市场空间,也将打击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四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匮乏,欧美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但建设速度仍然滞后于电动车的增长需求。
五是随着市场增速放缓以及面临来自中国车企的竞争,欧美新能源汽车的盈利难度加大,新能源汽车成为相关车企业绩的拖累因素且短期内很难看到改善的希望,部分全球知名车企陆续宣布暂时延缓电动化进程,这也将进一步拖累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2024年产业链中游正极材料库存明显堆积
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超过40%。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39.0GWh,占总装车量25.3%,累计同比增长10.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累计同比增长56.7%。
2024年12月单月看,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75.4GWh,环比增长12.2%,同比增长57.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4.3GWh,占总装车量19.0%,环比增长5.5%,同比下降1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1.0GWh,占总装车量80.9%,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95.1%。
全年电池出口同比增长近30%。2024年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97.1GWh,累计同比增长29.2%。合计累计出口占前12月累计销量19.0%。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33.7GWh,占总出口量的67.8%,累计同比增长5.0%;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63.4GWh,占总出口量的32.2%,累计同比增长151.6%。
12月单月看,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1.9GWh,环比下降0.3%,同比增长12.4%,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7.3%。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2.9GWh,占总出口量59.2%,环比增长3.6%,同比下降7.0%;其他电池出口量为8.9GWh,占总出口量40.8%,环比下降5.4%,同比增长61.5%。
全年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过40%。2024年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1096.8GWh,累计同比增长41.0%。
12月单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4.5GWh,环比增长5.7%,同比增长60.2%。
全年正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5%。根据SMM统计,2024年1-12月,我国正极材料总产量约323.7万吨,同比增长56.9%。
其中,磷酸铁锂材料产量为234.0万吨,同比增加84%;三元材料产量为68.6万吨,同比增长10.5%。锰酸锂产量12.1万吨,同比增加30.4%;钴酸锂产量8.8万吨,同比增长14.8%。
通过跟踪电池产量/(装机量+出口)及正极产量(2千吨)/电池产量(GWh)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衡量电池库存和正极材料库存的情况。
——2024年锂盐生产、锂资源进口保持高增长
全年我国碳酸锂产量同比增长超过45%。根据SMM统计,2024年1-12月,我国碳酸锂累计产量为67.6万吨,同比增长46.7%;氢氧化锂累计产量为35.36万吨,同比增长24.9%。
12月单月来看,我国碳酸锂产量为6.97万吨,同比增长58.3%,环比增长8.6%;氢氧化锂(主要用于加工高镍三元材料)产量为2.3万吨,同比增长15.6%,环比下滑21.8%。
通过追踪我国碳酸锂月度产量(万吨)与正极材料月度产量(万吨)的比值变化,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碳酸锂原料库存的变化情况。2024年1月到6月,该比值持续上升,并在6月达到年内高点,意味着碳酸锂库存压力达到相对高位,并于7月开始被迫压降库存。
资源供应方面,2024年是资源项目产能的集中释放年,预计2024年全锂资源可供给的总量将达到140万吨,增长约40万吨左右。海外锂矿石产量增加约21.5万吨,南美盐湖增量约10万吨左右,国内增加约7万吨,盐湖、锂云母矿、锂辉石均有增加;此外,电池回收初步估计带来约8万吨供给量,增加约2万吨。然而,随着锂价持续保持低位,越来越多的高成本锂项目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开始采取停产检修,电池回收也因物料价格倒挂大部分陷入停滞。但总体而言,临时性停产并不等于彻底退出市场,同时由于规模相对有限,因此对大局影响有限。
全年我国锂资源进口大幅增长。碳酸锂方面,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12月,我国碳酸锂累计进口量为23.4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8%。12月单月,我国碳酸锂进口2.8万吨,环比增长45.8%,同比增长37.7%。锂精矿方面,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4年1-11月,我国锂精矿累计进口数量为479万吨,同比增长23.2%;11月我国进口锂精矿44.6万吨,环比增加0.7%,同比增加23.9%。
2025年锂市场仍将供需两旺,但过剩或进一步加剧——全球锂需求总体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展望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有望保持25%左右的高速增长。首先,1月17日,我国新一年的“以旧换新”政策正式发布,补贴力度不减,且范围有一定扩大,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长。其次,随着特朗普正式上台,乌克兰危机或迎来和谈的转机,给欧洲经济和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加之中国汽车关税加征方案落地、不确定性消除,在2024年补贴退出导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再其次,特朗普尽管将全面废止通胀削减法案,但特斯拉等凭借高水平的智能驾驶水平已经有了较高的市场接受度,因此美国市场不一定会下滑,且美国市场规模小影响小。最后,其他市场如南美市场等对以中国品牌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情高涨,且市场基数低,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新型储能方面,根据CNESA数据,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43.7GW/109.8GWh,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36%。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24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69GW/169GWh,以GWh计的同比增速达到76%。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预计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钠电池产业化提速,但短期内对锂电池的挤占有限。2024年,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显著提速,如宁德时代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采用钠电池与锂电池混搭技术,有效提升电池低温性能。从中长期看,钠电池的应用将显著提速,并占有一席之地。但短期内钠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才刚刚起步,对锂电池的冲击还很有限。
总体来看,预估2025年全球锂资源需求将达到155万吨碳酸锂当量左右,相比于2024年增长25%左右,略低于2024年的增速。
——锂资源供应进入放量高峰期,锂市场过剩将进一步加剧
供给方面,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应进入放量高峰期。一方面,多个海外锂资源项目经过持续建设扩产,有望在2025年投产放量,不仅包括传统的南美大型盐湖和澳洲大矿,也包括非洲锂矿项目开发的提速。另一方面,国内锂资源开发提速,锂辉石矿、盐湖卤水等产量仍将进一步增加。总体来看,预计2025年全球锂资源产量将达到190万吨碳酸锂当量左右,同比增长25%左右。在此情形下,锂市场过剩将进一步加剧。但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保持低迷,海外龙头锂资源企业减产挺价意愿也显著增强。
总体而言,预计2025年锂市场总体仍将保持低迷,并进一步推动高成本产能退出市场,从而促进市场逐步迈向平衡。
来源:微信公众号“金属矿产”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