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在华盛顿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第 47 任美国总统。同时,在国会大厦发表就职演讲,并签署首日行政令。演讲中,特朗普再度强调“美国优先”原则。上任首日,其不仅大规模推翻拜登任内颁布的包括司法、医疗、移民政府管理等方面的 78 项政策,并且集中公布了 47 项行政令和备忘录,涉及移民、能源、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而此前市场较为关注的加征关税问题涉及较少,而美国内减税问题则完全没有提及。
我们认为,特朗普就职首日秀主要是粗线条宣告联邦政府未来运行的大方向,具体细节还需要后续逐一落实,其政策力度和效果有待跟踪观察。以下就特朗普就职典礼和首日行政令提及的移民、能源、关税等主要方面予以重点分析。
一、移民
此次特朗普将移民问题列为总统行政令首位,在就职演说中所占篇幅也最大。其颁布了数量众多的政策,包括: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暂停难民接纳计划;遣送数百万非法移民;非法移民子女和生育旅游不能自动获得美国公民身份;将贩毒组织认定为恐怖组织;派遣军队保护美国边境等。此外,还表示后续还将加强海关执法力度,完成边境墙的建设等。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4 年 1-12 月美国非农季调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为223.2 万人,其中,教育医疗、休闲餐饮和政府部门是新增就业最多的部门,三者总计达 169.6 万人,占全部新增非农就业的比例高达 73%。由于前两个行业是非法移民较为集中的行业,而目前美国非法移民的总量预计高达 1300 万,特朗普即将进行的大规模遣送非法移民计划,很可能导致教育医疗、休闲餐饮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引发劳动者薪酬上涨,加剧核心通胀的粘性,并带来二次通胀。
按照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估计,如果驱逐非法移民的数量达到 130万人,2025 年美国通胀将较基准线上升 0.35 个百分点,2026 年将上升 0.54 个百分点;如果驱逐数量达到 830 万人,那么 2026 年美国通胀将较基准线大幅上升 3.5 个百分点!
二、能源
此次特朗普表示将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大力推进美国能源资源开发,进而控制通胀。同时,暂停风电项目审批,结束绿色能源政策,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发展传统汽车工业。
虽然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2024 年 12 月由于能源价格同比跌幅大幅收窄,带动美国 CPI 同比增速出现反弹,1 月初国际原油价格也继续反弹逼近 80 美元/桶。但 1 月中旬之后,油价开始持续回落,叠加去年同期的基数效应,预计 1 月能源项对 CPI 的贡献仍将维持负值。
同时中期来看,近年来,由于美国页岩油产业的飞速发展,美国每日原油稳定在 1.1 亿-1.3 亿桶,占全球原油产量的 16%左右,占全球原油出口量的 10%左右。特朗普对传统能源的支持,很可能会加剧全球原油的供应压力,并导致未来国际油价承压。加之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预计,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从 2025 年 2 季度开始,全球原油市场将总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而美国扩大原油开采及出口,将进一步增加国际油价的下行压力,一定程度上将降低二次通胀的发生概率。
三、关税
此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关税问题,在本次演讲中涉及较少。特朗普仅表示将改革美国的贸易体系,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外征税。同时,决定从 2025 年 2 月 1日开始,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所有商品加征 25%关税;而对中国征税的计划则暂未提及。
2023 年美国进口商品总额为 3.168 万亿美元,其中从墨西哥进口额为 4800亿美元,占比 15.2%,排名第一;从中国进口额为 4480 亿美元,占比 14.1%,排名第二;从加拿大进口额为 4296 亿美元,占比 13.56%,排名第三。之后分别是德国(进口额 1629.6 亿美元,占比 5.1%)、日本(进口额 1515.8 亿美元,占比4.78%)、韩国(进口额 1197 亿美元,占比 3.78%)。此次美国选择墨、加作为首征关税对象,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额应该是其考量的重要因素。
从进口商品的明细来看,美国从墨西哥进口金额最大的前五大商品分别是汽车铁路部件(占比 27%)、电气机械及设备(占比 17.8%)、机械器具(占比 17%)、矿物燃料(占比 5.2%)和光学医疗器件(占比 4.65%)。此次对墨西哥全面加征关税,很大程度上有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国内的考量。
而美国从加拿大进口金额最大的前五大商品分别是矿物燃料(占比 30%)、汽车铁路部件(占比 13%)、机械器具(占比 7.4%)、其他商品(占比 4.6%)、塑料制品(占比 3.2%)。由于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将加速传统能源开采及出口,征税造成的能源进口减少,大概率将被国内能源替代;而对其他商品的征税,同样也将包含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内的目的。
此外,虽然此次对华征税议题并未涉及,但 4 月 1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将发布中美经贸协定的审查结果,同时再度评估 301 条款调查行动,我们判断相关议题可能会在 4 月 1 日前被反复提及,并且大概率与科技、地缘和贸易等其他议题捆绑讨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将关税作为施压手段,以换取谈判筹码,最大化其政治目的。中长期看,关税是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的重要工具,未来关税问题将呈现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并阶段性导致风险资产的波动加剧,需要持续跟踪。
四、结论
特朗普就职首日秀主要是粗线条宣告联邦政府未来运行的大方向,具体细节还需要后续逐一落实,其政策力度和效果有待跟踪观察。
特朗普将移民问题列为总统行政令首位,在就职演说中所占篇幅也最大。其颁布数量众多的政策,很可能导致教育医疗、休闲餐饮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引发劳动者薪酬上涨,加剧核心通胀的粘性,导致二次通胀产生。
特朗普对传统能源的支持,很可能会加剧全球原油的供应压力,并导致未来国际油价承压,但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二次通胀的发生概率。
此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关税问题,在本次演讲中涉及较少。但关税作为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的重要工具,未来将呈现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并阶段性导致风险资产的波动加剧,需要持续跟踪。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