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开年“反攻”近4%,影响几何? – FastBull

日期:

刚上任 20 天,79 岁的特朗普就已经令人头晕目眩。就职典礼上,特朗普用了大量篇幅致敬前总统威廉·麦金莱,把北美最高峰重新命名为麦金莱山,称赞麦金莱通过关税使国家富有,为继任者西奥多·罗斯福的许多成就提供了资金,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复盘“偶像”麦金莱,再结合特朗普上任以来的一系列操作,我们将看到历史照进现实的影子,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特朗普 2.0,在眼花缭乱的信息中看清核心议题的走向。

一、麦金莱是谁?

特朗普眼中的“伟大总统”在美国总统史上并不算著名。在 2014 和 2021 年的关于民众对总统姓名和面容记忆度的调查中,麦金莱排名 28/38 和 36/43,相对靠后;锡耶纳学院在 2010、2018 和 2022 年的三次专业调查中,麦金莱均排名所有总统的中游。让特朗普感到深深共鸣的,或许部分在于麦金莱任期的两项政绩:关税保护、地缘扩张。

1.两百年关税之路

回顾美国的两百年关税历史,进口关税的最高峰就出现在麦金莱时期。

1789 年宪法通过后,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第一个法案就是《关税法案》,明确关税的两个目的为:1)支持政府偿还债务;2)鼓励和保护制造业。之后的一百多年,关税一直是美国财政收入中占比最高的部分,甚至在 1860 年之前经常超过 90%。

南北战争后,关税的系统性弊端开始显现。一方面是社会公平问题,东北和中西部的制造业中心更受益于保护性关税,而南部和农民群体却要承受昂贵的国内产品。另一方面是贸易结构问题,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工业品和农产品出口高速增长,由于高关税往往招致其他国家的同等报复,美国对贸易的担忧逐渐从当年的“进口冲击”走向“出口受限”。

因此,关税改革成为 1880-90 年代美国大选的核心议题,共和党人麦金莱则是贸易保护的坚定拥护者。他在 1890 年任众议院议员期间通过了《麦金莱关税法》,将应税商品的关税提高到近 50%,致使共和党在 1 个月后的中期选举惨败。但 1893 年的经济危机让麦金莱在 1896 年的总统选举中获胜,随即签署的 1897 年《丁立关税法案》把应税商品的关税抬升至 52%,全体商品的平均关税在 1899 年达到历史峰值 29.3%。

虽然大萧条期间的《1930 年关税法》将应税商品的关税重新拉升至最高 59.1%,但全体商品的平均关税仍然低于麦金莱时期,因为麦金莱对接近 60%的进口商品征税,后者仅略高于 30%。所以麦金莱的关税兼具“税率高+征税广”两个特征。

1901 年,刚开启第二任期的麦金莱被刺杀,成为美国税收制度从关税转向所得税的拐点。从继任者西奥多·罗斯福开始,美国逐步推动征收所得税,到 1913 年正式立法。虽然立法的初衷是弥补降低关税带来的财政损失、促进社会公平,次年爆发的一战却让所得税展现出超乎想象的增收能力。1913 年,美国关税收入为 3.18 亿美元,所得税收入仅 0.35 亿美元;到 1918 年一战结束时,所得税已经达到 27.2 亿美元,关税则在战争冲击下止步不前。

第二个一百年,才是大众更为熟知的历史。随着美国成为工业巨无霸和所得税开征,1789 年《关税法案》所致力的工业保护和财政增收都不再重要。二战后,1947 年的 GAAT 大幅降低了应税商品税率,1995 年的 WTO 又大幅缩减了征税商品范围,使得美国全体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在 1999-2018 年的 20 年时间里低于 2%。 

2.霸权主义之路

麦金莱在地缘扩张方面的建树主要有三项。

一是打赢了 1898 年美西战争,美国从西班牙获得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古巴获得独立。部分史学观点指出,美西战争是美国外交策略由孤立主义走向霸权主义的开端。

二是吞并了夏威夷。1893 年政变后,夏威夷新政府主动请求美国吞并,但麦金莱之前的两任总统都对此悬而未定。美西海战后,在太平洋上建立基地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麦金莱将吞并夏威夷作为首要外交任务之一,在克服了一系列障碍后,于 1898 年 7 月完成吞并。

三是规划了巴拿马运河。英美早年曾签订条约,禁止任何一方单独控制中美洲运河。美西战争中,海军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机动部署只能绕行南美洲最南端,在中美洲修建运河的军事价值凸显。美西战争后,美国的商业和军事利益进一步涉足亚洲,修建运河的战略价值无比崇高。麦金莱任命的地峡运河委员会在 1899 年敲定将运河修建在巴拿马,同时敦促国务卿与英国重新谈判,1901 年签订的新条约赋予了美国独自修建和控制中美洲运河的权利。由于麦金莱在1901 年 9 月遭到刺杀,运河修建由西奥多·罗斯福完成。

二、特朗普 2.0 之道

通过复盘可以看到,麦金莱的总统任期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顶点,也税收制度的拐点,还是从孤立主义到霸权主义的转折点。同时,麦金莱开启了共和党在 36 年间执政 28 年的记录,史上称“进步时代”,直到 1933 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萧条中上任。

如果说拜登的“新冷战”还停留在 20 世纪下半页,特朗普的目光已经回到了 19-20 世纪之交。梳理特朗普上任以来的实际操作,特朗普 2.0 所谋求的几个核心目标可能包括:带领共和党重回“进步时代”、降低国内所得税、地缘扩张、重构全球贸易和产业链格局。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关税是他最看重的经济手段,马斯克是他最器重的编外帮手。

第一,以 DOGE 为箭头,在尝试削减财政支出的同时,调整部门设置、优化人事安排、揭露腐败政客。前者配合关税增收,为降低国内所得税腾出空间;后者通过审计和反腐改革官僚系统,带领共和党重回主宰美国政坛的“进步时代”。USAID 只是 DOGE 的新手村,审计和反腐还会继续深入,然而政府与企业不同,马斯克的行动必然受到大量(民主党)政客的强烈阻挠。近期 DOGE 审计财政支出的尝试被联邦法官下达禁令,随后马斯克“六小将”之一因被发现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种族主义言论而辞职,很快特朗普、万斯和马斯克均表态将恢复其职位。激烈的内部博弈刚刚开始。

第二,延长/永久化第一任期的减税法案,进一步下调企业所得税至全球最低标准的 15%,在优待富豪的同时,提高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吸引力。减税曾是特朗普 1.0 的头等大事,2018 年关税升级之前,特朗普就通过了《减税与就业法案》,将企业所得税从 35%降至 21%,个税也不同程度下调。这一法案主要惠及富豪和大型企业,且预计导致政府赤字在 10 年间增加 1.46 万亿美元。但这还不够,马斯克 2021 年表示自己纳税超过 110 亿美元,他在 X 上的相当一部分言论都在批评美国的税收制度。减税虽好,赤字事大,关税的体量短期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减税,马斯克的改革成效决定了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惠。

第三,以施加关税、取消援助、威胁主权等方式,采取扩张性的地缘政治主张,提升个人历史地位,同时既给 MAGA铁盘提供情绪价值,又从建制派的视角有利于国家安全。特朗普 2.0 不再是简单的孤立主义或门罗主义,这两个概念是偏防御性的。实际上,特朗普 2.0 展现了相当的攻击性,他只是选择性的从无法为美国和自己提供利益的领域退出,对于有利可图的领域则施展霸权主义,例如“夺河购岛”。从提出“接管加沙”来看,其野心也不仅限于北美地区。马斯克近期在 X 上宣称特朗普应该登上总统山,折射出特朗普对历史地位的渴望。

第四,特朗普会继续尝试缩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迁。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重要的是演进路径。补充财政收入和应对大国竞争的客观需要,决定了特朗普 2.0 大概率会继续带动全球关税水平上升,正如麦金莱一样;但关税的工具属性又决定了关税的升级路径大概率是渐进式的、可以谈判协商的,否则就失去了在谈判过程中榨取和交换利益的价值。

所以,如果共和党乃至特朗普成功得以长时间主宰美国政坛,关税也许会在长期重构全球贸易和产业链格局;但从短期来看,受关税冲击的宏观变量(例如美国通胀、中国出口)的波动性不会太高。

风险提示

1)特朗普的行为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不稳定性,可能会给形势研判和政策应对带来考验,加大资本市场的波动性。

2)特朗普的部分目标将受到美国政治架构的制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多变数。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