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以来,在布鲁塞尔欧盟官员和智库学者间有一个被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一直是热度不断,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如何处理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以及欧洲又该如何去应对美国更为咄咄逼人的贸易政策。就在当地时间2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番言论再次将欧盟内部的相关争论推上了高潮。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
为了应对美国的决定,2月12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贸易部长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方案。而就在此前一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冯德莱恩称,对美国的决定深感遗憾。认为此举不仅对企业不利,同时也伤害消费者。冯德莱恩许诺,将对美国的举措做出“坚决和适当”的反制措施。据了解,冯德莱恩的声明得到了部分欧盟成员国的支持,他们希望欧盟能够更加坚定地对抗美国。
实际上,自2018年特朗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首次宣布对欧洲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后,欧盟就对包括威士忌、摩托车和蔓越莓汁等美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拜登任期内,贸易战休战,这些措施被取消。眼下,如果欧盟遵循其2018年的针对性报复策略,这些对特朗普选民基础影响最大的商品或许将受到欧盟最高50%的高额关税报复。
近期,有欧洲媒体报道称,除了商品,美国科技服务也有可能成为欧盟报复的目标。鉴于欧洲在服务业方面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欧方可能会打击美国科技公司在欧洲数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报道认为,尽管欧盟对美国在商品贸易方面享有巨大的顺差,但其在服务贸易方面,每年却有近1500亿欧元的贸易逆差。造成这种不平衡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美国科技公司的主导地位。这些公司从欧洲客户那里获得大量收入,并通过爱尔兰等低税率管辖区将收入以版权费的形式汇回美国。
《政治报》欧洲版主标题——应对特朗普关税:欧洲各国部长举行紧急会议(副标题——斗争还是妥协?欧盟在贸易战面前面临艰难选择)
长期关注欧盟事务的《政治报》欧洲版提到,欧盟各国在面对特朗普时面临的艰难选择。这篇报道的副标题特别使用了“斗争还是妥协?”这样的字眼来描述欧盟各国眼下两难的境地。的确,如果坚决反击美国的政策,将进一步激怒美国领导人;而如果继续对此持忍耐态度,则无疑将在鼓励特朗普继续走得更远的方面提供助力。
打贸易战或是关税战最终不会有赢家,可以说这已经是一再被事实证明的道理。就在近期,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美国在多个领域加征关税,“将会引起美国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美联社也在报道中指出,“特朗普的关税与他控制通胀的承诺背道而驰”,而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
不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新一轮的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已经开始冲击欧洲本已低迷的经济。今年2月以来,高盛和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在多份报告中表示,关税风险加上欧洲的潜在报复可能会对欧洲的经济前景造成重大压力。高盛预测,2025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7%,明显低于1%的普遍预期和欧洲央行12月份预测的1.1%。
研究团队表示,重要的不一定是关税本身,而是影响经济增长和投资意向的贸易不确定性。一些关键行业,例如汽车和制药等都在面临风险。
回顾起来,在美国前总统拜登任内,美国政府通过实施《通胀削减法案》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持续掏空欧洲,已经给欧洲国家造成了产业外迁压力,减少欧洲获得关键技术和投资的机会,对欧盟工业的竞争力和投资决策都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
如今,特朗普政府对欧洲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已经令欧洲感到不安,欧洲经济正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在全球掀起波澜的美国政府“关税大棒政策”未来走向和影响几何,值得关注。
来源:央视新闻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