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策略来了!科技行情演绎到哪了?哪些板块有望补涨?

日期: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上周,A股与港股均延续上周涨势,整体表现较好。春节至两会期间市场整体情绪积极,“春季躁动”行情下,小微盘板块整体表现较好。

春节后市场流动性较好,且逐步酝酿两会政策预期,市场情绪持续回暖。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中信证券:核心资产补涨有望成为后续看点

当前仍处于春季躁动窗口期,预计4月前外部扰动有限,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有一定改善,市场边际资金结构在起变化,多因素预示着市场风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资产。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预计4月前中美之间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有限,国内经济平稳回升,政策预期逐步兑现,依然处于春季躁动窗口。其次,从市场资金面来看,DeepSeek改变了中国资产叙事,同时港股持续上涨引发外资回流预期升温,而国内活跃资金仓位已处高位,极致持仓风格的机构亦有再平衡需要。最后,从板块热度和位置来看,科技和主题相关板块的情绪指标均处于高位,港股迅速修复估值后,A股核心资产反而成为阶段性洼地。配置上,核心资产补涨过程中,锂电和创新药可重点关注。

2. 中信建投:科技行情演绎预计仍有空间

当前内需平稳开局,外需扰动有限,稳增长导向明确、地产逐步走出需求冰点、政策推动增量资金入市等因素支撑下,中期市场仍将维持震荡上行趋势不变。近期科技板块涨幅已较可观,部分主题方向短期交易指标存在过热,但对比2023年的基本面逻辑,本轮科技行情演绎预计仍有空间,包括港股科技巨头在内的一批代表性公司的估值中枢与上沿也有理由明显高于过去两年,而具体演绎预计科技主线内部可能存在一定的轮动。

此外,除了AI+主线外,国内政策预期、海外再通胀预期等结构辅线有可能有所表现,关注行业: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传媒、有色;主题关注:央国企改革与并购重组,新消费,供给侧政策(钢铁/化工等)。

3. 兴业证券:AI产业链还可以关注什么

对于本轮AI行情,DeepSeek的“横空出世”使得国内AI产业趋势和基本面逻辑均开始出现积极变化。虽然在快速放量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整固,但随着各行业AI渗透率的提升、更多垂直应用加速落地,在基本面和政策环境的双重驱动下,或将支撑AI穿越短期的拥挤交易,中期继续成为市场的主线聚焦方向。

综合景气度、拥挤度及资金流入,当前可重点关注运营商、光模块、GPU、PCB、HBM存储等相对低位、有性价比的环节。

4. 信达证券:牛市第二波可能有三阶段

始于春节前的上涨,有很大的概率发展成牛市第二波上涨,随着资金、盈利状态和板块结构的变化,这一波上涨大概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和第二阶段是起步期,会受到春节和两会季节性的影响。Q1季节性确定性较高阶段是春节前1周到节后2周,这有望成为第一阶段。

从下周开始,进入节后第3周,两会前第2周,胜率和赔率会有所下降。波折过后到4月中,将会进入两会后数据验证期,此时板块表现可能会扩散。

5月之后,季节性的影响减弱,基本面的影响重要性上升。如果是盈利驱动的牛市,重点是验证经济恢复和盈利兑现。而如果是资金驱动的牛市,重点是观察居民资金流入强度。

近期投资者观察到港股走强,这说明去年10月中旬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减仓的过程已经结束,可以驱动港股月底或季度的上涨。但如果想要继续发展为更持久的牛市,需要观察到居民资金更强的流入。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港股互联网(海外波动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意愿上升)> 出海(长期逻辑好,短期美国贸易政策影响低于预期) > 金融地产(等待验证春节后地产数据)。

5. 国泰君安:下一阶段 股指总体进入到横盘震荡

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态度的积极转变,以及中国AI产业趋势的出现,维持2025年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年度判断。2025年春季前后整体的交易定价环境是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宏观政策预期暂难以快速调整的阶段,因此市场整体承担风险的意愿相较于2024年Q4是降低的。过去一段时间的快速反弹,市场正在快速计入投资者对两会政策和产业趋势的乐观期待,市场情绪的局部高点预计将较快形成。因此,下一阶段,股指总体进入到横盘震荡。科技题材延续,周期性资产有望出现修复性机会。

6. 民生证券:顺周期板块的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市场的焦点始终围绕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的重估。当下,在港股和美股内部已经出现了从AI走向更多中国资产的扩散行情,但A股却相对集中。随着节后的复工复产陆续推进,基本面验证的信息将会到来,对顺周期资产形成潜在的催化。历史上看,无论是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和2019年开始的高端制造行情中,单一板块都不太会是市场的一枝独秀,通过转型和概念的扩散、甚至是经济本身的企稳回升都是低位资产修复的契机,顺周期板块的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配置上,推荐:1)未来在国内基本面逐步向好带来预期改善、海外需求抑制因素缓和的背景下,国内顺周期相关的原材料消耗有色(铜、铝)+消费(品牌服饰、食品、饮品、白电、旅游等)+中游制造(锂电、运输设备、工程机械、特材、化学制品等);2)在实物资产逻辑下,名义利率将跑输通胀,全球定价、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继续重估,黄金+原油;3)低估值+红利,同时兼具中国宏观风险下降的:银行、保险。

7. 中泰证券:市场或有一定调整压力

短期而言,市场在近期情绪充分演绎、扩散后,未来两周或有一定调整压力。当前距离两会仍有时间,预计市场在两会前或维持震荡格局,科技股亦将反复活跃,但轮动会进一步加速。

行业方面,创新药研发,军工、高端制造等硬科技方向或是后续“亮剑”与大国科技重估的潜在利好板块。此外,黄金、有色近期新高的本质是特朗普对于国际秩序的破坏,这一趋势将持续强化。由于“关税和政策定力”超预期或是25年总量上最重要的因素,故红利类资产、债券亦是投资组合的全年主线。

8. 广发证券:科技行情会持续到两会前

当前科技行情估计会持续到两会之前,但赚钱效应会较此前更为聚焦。大级别题材的演绎会分为三个阶段:1)主升连板阶段,以情绪核心票连板形式进行演绎;2)轮动补涨阶段,情绪核心为规避监管进入横盘震荡后,资金大面积挖掘相关有边际催化分支的补涨,也即目前所处的阶段;3)趋势阶段,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有即期基本面兑现、周线或月线级别的趋势性行情。

后续的参与思路上,可以沿着“低位成长分支”以及“25年有望释放业绩”两条线索展开。低位成长中,除了春节后有所反应的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光伏以外,还可以关注军工、文化出海、卫星、医疗设备、AI教育等。其次,容量核心的趋势低吸,核心思路是找25H1有较大概率出现即期基本面兑现的机构容量票。

9. 华安证券:信贷开门红为行情加力

1月信贷迎来“开门红”,4月之前美国加征关税风险减弱,临近两会市场对政策发力预期逐步抬升,对后市可继续保持乐观。配置上,继续把握高弹性成长科技包括泛TMT、军工、机器人和强季节性效应8大基建优势品种。

10. 财通证券:市场波动或加大

AH科技成长核心资产带动市场不断上行,目前短期成交热度逐渐进入中高区间。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转松,国内金融数据改善,消费内需拉动经济修复预期转好,春季躁动行情越来越热,短期部分行业成交热度进入中高位,后续方向不变、波动或加大。配置层面,继续推荐券商、科技主题(包括港股科技)。

[ad_1]


[ad_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Share post:

订阅

spot_imgspot_img

流行

相关文章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