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蛇年春节前夕起,作为黄金届的“爱马仕”,老铺黄金在全国各大城市高端商圈的门店前,每日上演着人潮涌动的盛景。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武汉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消费者们,不惜耗费数小时排队等候。
2月14日早上,有记者在北京SKP北侧看到两支人数均在130人以上的队伍,等待10点商场开门进入老铺黄金购物。排在队伍第一名的顾客说自己凌晨4点多就来排队,另一名看上去颇具经验的顾客表示,排在队尾的人至少要等8个小时才能进场。这样的场景,已经在北京SKP发生了很多天。
当老铺黄金门店前已聚集了上百名翘首以盼的顾客时,相邻的国际奢侈品牌门店却门庭冷落。昔日购买奢侈品的战斗力,转而将火力对准了黄金门店。
而在我们身边,已不记得从何时起,小伙伴们之间有关消费的聊天话题,从买什么大小、净度的钻石、什么品牌的包包、更多地变成了“买金”。
“富了做首饰,穷了当盘缠”、“既好看又保值”、“不是包包买不起,而是黄金更有性价比”……
似乎在某一刻,大家的“黄金血脉”觉醒了,昔日被吐槽“土气”的东西,一跃成为了大家逃不过的“真香定律”。
中国人的黄金情结与财富逻辑的交织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黄金的热爱,显得直白而又坦率。从象征着君子承诺的“一诺千金”,到对于知识向往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再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壮志豪情。古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都已蕴藏在“金”字之中。
黄金也是财富、尊贵与吉祥的象征,尤其在中国婚嫁场景里,黄金首饰更是被视为传递祝福的“信物”。购买“三金”,新娘佩戴龙凤镯、金项链等黄金饰品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
在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价值愈发凸显。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使得黄金价格在这一年里涨幅超过了28%,这一显著的涨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与此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对黄金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仅仅将黄金视为一种贵重的装饰品,更将其视为一种“稳健型消费品”。在追求首饰装饰功能的同时,也更加看重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囤一点黄金”成为一种有效的应对通胀压力同时又能实现财富保值的手段。
同时,近年来黄金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由年轻一代主导的变革。各大黄金品牌通过IP联名和轻量化设计,将黄金从“婚嫁刚需”拓展为日常佩戴的时尚单品。作为兼具投资价值的“稳健型消费品”和装饰功能,同时又带“悦己消费”的特色,黄金不再是过去传统印象中的某个特定年龄人群的专属,它在年轻人群中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这届年轻人,以实际行动打破“年少不识黄金香”的传统认知,迅速崛起为黄金消费的中坚力量。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天猫超市购买黄金的消费者中,“95后”和“00后”群体的占比已超过半数,成为推动黄金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据2024年底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金条及金币的投资需求同比增长了27.14%,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高度认可。尽管整体黄金饰品的消费量有所下降,但那些单价更高、设计更精美的精品黄金产品,如老铺黄金等,依然受到消费者的热捧。这表明,消费者在选择黄金产品时,不仅关注其投资价值,也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设计感,黄金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精细化的趋势。
黄金狂飙:全球信用体系重构下的终极货币觉醒
2025年1月以来,COMEX黄金期货一度突破2960美元/盎司,仿佛在宣告它无可替代的“硬通货”地位。
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升温,都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让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充满担忧。此外,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美国的债务水平屡创新高,未偿公共债务总额已经达到36.22万亿美元,财政负担愈加沉重。这将对未来的利率政策构成极大的压力,也进一步影响美元的信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转而寻求更为安全的资产,黄金因此成为首选。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从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美国政府内斗,到南海局势紧张,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推动避险需求。老话说的好“乱世买黄金”,投资者纷纷选择购买黄金,推动金价的快速攀升。
2025年2月初,随着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随后2月4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贸易摩擦的升级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背景下,黄金因其价值稳定和流动性强的特点,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每当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或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时,黄金价格都会出现显著上涨。
全球央行开启“黄金保卫战”。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高达1045吨,这一数字在2025年仍在不断增加。各国央行纷纷将黄金纳入储备,一方面是为了对冲美元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增强自身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新兴市场国家更是不甘示弱,中国和印度等国不断增持黄金,试图摆脱对美元的依赖。这种“去美元化”的浪潮,让黄金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世界黄金协会于2025年2月5日在伦敦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受持续强劲的央行购金和投资需求增长双重驱动,全球黄金年度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4974吨,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高位金价和需求量推动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820亿美元;2024年四季度黄金需求总量为1297吨,同比增长1%,同样创下季度需求新高。
新的投资者入局。随着金融市场格局的演变,黄金投资领域迎来了新的参与者——保险资金。2025年2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正式批准10家保险公司开展黄金投资业务。这不仅是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展,也为黄金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也意味着对金价的进一步推升。
据估算,这一政策预计为市场注入约2000亿元人民币,庞大的资金规模一旦进入黄金市场,将为市场带来显著的流动性支持,提升黄金的交易活跃度,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此外,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将为黄金市场注入更多理性的投资理念,减少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
未来趋势:黄金的盛宴能否延续?
年初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在经过连续七周的上涨并触及历史新高后,却在上周五的欧洲交易时段跳水,跌破了2900美元的关键价位。截至2月14日收盘,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下跌了2.15%,这一跌幅也创下了本轮金价上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记录。
随着黄金价格不断刷新历史记录,转而又出现剧烈波动,2025年黄金市场的走势已成为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多数分析师认为,2025年上半年黄金价格可能会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具体来看: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然较高的背景下,黄金价格可能会继续维持高位运行,特别是在一些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或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的情况下,黄金的避险需求将进一步升温,推动价格继续上涨。昨天,高盛发布了一份看涨黄金的报告,将2025年底黄金价格预估上调至3,100美元/盎司。
然而,随着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逐渐清晰,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实际影响逐渐显现,黄金价格可能会面临阶段性回调。分析师预计,黄金价格的支撑位在2600-2700美元/盎司区间。如果美联储因通胀持续高企而重启加息,黄金市场可能会遭遇抛售压力。然而,在2月11日的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目前无需急于降息。此外,他还强调,根据法律,特朗普无权解雇美联储理事。与此同时,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有所缓和,黄金的避险溢价可能会随之降低。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黄金价格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需谨慎对待。
(一)关注央行购买行为
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总量达到了1045吨,连续第三年突破1000吨大关。这一趋势在2025年有望得到延续,为黄金价格提供有力支撑。
在过去15年中,全球央行持续净买入黄金,以此优化其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关注主要央行的黄金购买动态,尤其是新兴市场央行的购金行为,例如,波兰央行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其黄金储备占比从2023年的13%提升至20%。此外,中国央行在2024年11月时隔7个月后再度增持黄金,这一举措显示出其对黄金的战略性重视。
(二)选择合适的黄金投资工具
黄金作为“资产压舱石”,具有不可替代的保值功能。当前,黄金投资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投资渠道,每种方式都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黄金投资工具的多样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投资者在选择黄金投资工具时,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投资目标以及资金状况,结合不同工具的收益风险特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并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实物黄金和黄金ETF是比较理想的长期配置工具;对于平衡型投资者,黄金ETF与实物黄金的结合,搭配适量的黄金矿业股或黄金基金,可以有效分散风险;而对于进取型投资者,黄金期货和期权则提供了更高的收益潜力,但需注意风险控制。
2025年上半年黄金市场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关税政策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如果投资者对黄金市场有较高的信心,可以考虑在回调时逐步买入;如果对市场不确定性较为担忧,可以适当降低黄金的持仓比例,避免因价格回调而遭受损失。通过合理配置黄金资产,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黄金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不能指望它进球得分,但当危机来临时,它是最后一道防线。普通人投资黄金,本质是用小额成本购买一份“经济灾难保险”。
正如华尔街那句老话:“当超市货架被抢空时,你口袋里的人民币可能变成纸,但包里的金条永远能换来面包。”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