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美国股票年初至今的表现逊色,并非基本面恶化所致,而是反映美国及科技行业以外的前景有所改善。在人工智能(AI)推动的创新浪潮及促进增长政策的带动下,企业盈利增长已扩大至通讯、金融、工业及医疗保健等板块,并不仅限于“美国七大科技企业”。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发展,尤其是 DeepSeek(深度求索)的技术突破,加上政府对民营企业及科技创新的支持态度,促使我们近期将中国及亚洲(日本除外)股票的观点上调至看好。人工智能商业化、云端扩展及半导体增长,将成为科技行业的主要推动力。
虽然德国经济指标及选举结果带动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但欧洲仍面临经济、地缘政治及贸易关税等不确定性。不过,我们认为科技、金融及医疗保健行业仍具价值。同时,英国国债估值吸引,市场对英国央行降息次数的预测或被低估,支持我们对英国国债的观点上调至看好。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方面,阿联酋的金融业增长强劲,加上人工智能推动的基建投资及非石油的活动增加,令该市场份外吸引。
美股前景是否依然值得关注?
近期通胀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及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市场对通胀压力及政策不确定性的忧虑,令美股的表现受压,年初至今落后于环球市场。
我们认为,这并非美国经济基本面恶化的迹象,而是投资者轮动至其他板块或市场的结果。事实上,美股仍然受惠于人工智能推动的创新及促进增长政策,我们的投资策略亦聚焦于科技股以外的领域,特别是“七大科技企业”以外的通讯、金融、工业及医疗保健板块。市场普遍预期 2025 年美股企业盈利增长将加速至近 13%,而潜在的减税及放宽监管措施亦有望进一步推高盈利预期。
因此,我们仍然对环球及美股维持看好观点。由于短期市场波动仍将持续,我们会通过多元资产策略及灵活管理优质债券久期,以分散投资组合风险,同时捕捉环球增长机遇。
投资者应该对中国增长前景更乐观吗?
由 DeepSeek 取得突破的低成本大型语言模型(LLM)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投资、应用及商业化,带动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及股市估值,以及更可持续及更广泛复苏的乐观情绪。
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主持的高层座谈会,和知名科技企业领袖对话,进一步释放出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及科技创新的积极信号。我们预计,生成式人工智能设备、自动驾驶及人形机器人将进入更大规模的应用阶段。目前,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仅10.3 倍,而 MSCI(明晟)中国指数的市盈率为 11.3 倍,相较标普500 指数的 22.6 倍明显存在折让。我们预期,随着科技行业的庞大投资及潜在盈利预测上调,中国股市可望迎来重估的机会。
因此,我们已将中国及亚洲(日本除外)股票的观点上调至看好,并期待全国人大会议释放出更多推动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这波由科技板块领涨的升市。我们较看好互联网及科技龙头企业,以及提供高股息的优质国企。在亚洲其他市场方面,我们继续偏好印度、新加坡及日本。
欧洲是否已走出困境?
近期欧洲股票表现亮眼,其中德国经济指标似乎已见底,而新政府计划加大举债投资,为市场带来经济增长回暖的憧憬。不过,欧洲仍面临经济、地缘政治及贸易关税等挑战,因此我们对欧元区股票仍维持偏低观点,但看到科技、金融及医疗保健等行业存在个别机遇。
英国方面,市场焦点放在经济增长的担忧及就业市场放缓,目前国债收益率反映全年仅 0.6% 的降息幅度,远低于我们预计的 1.25%。从息差角度看,英国国债的估值较美债及德债更具吸引力,因此我们将英国国债观点上调至看好,这亦和我们对欧元及英镑投资级别债券的看法一致。
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我们认为阿联酋的潜在机会较为吸引,因当地金融、房地产及旅游业增长强劲,人工智能推动的基建投资持续扩张,以及非石油的活动增加。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