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 3 月 4 日起,将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全部商品加征 25%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征收 10%关税(后又于 3 月6 日宣布延迟征收)。同时,将来自中国的全部商品加征第二轮关税,税率从 2 月4 日公布的 10%关税上调至 20%。目前加拿大和中国都已经公布了相应的反制措施,而墨西哥表示已制定多套反制方案,但暂未公布细节。
其中,加拿大宣布从 3 月 4 日起,对价值 300 亿加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25%关税,21 天后再对价值 1250 亿加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25%税率;而中国采取了包括二次加税在内的组合反制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此次中美双方二度加税的具体举措,探讨由此可能给中美经济带来的影响,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势进行初步预判。
1、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数据显示,自 2022 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和占比总体呈震荡下降的走势。其中,2024 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为 5246.56 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14.67%,创自 2010 年以来新低。从整体看,由于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实施无差别 20%关税,初步预估可能会拖累 0.4%左右的名义 GDP。从中国对美出口的具体行业看,机械、音响设备及零附件占比最大,数据显示,2024 年该行业对美出口额为 2183.8 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 41.6%;其次是杂项制品,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 12.33%;第三是纺织原料及制品,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 9.42%。此外,塑料橡胶制品、特殊交易品、化工等行业,在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 5.07%、4.21%、3.44%和 2.67%。
由于纺织原料、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自身利润率较低,加之价格弹性比较低,难以转移成本,预计美国二次加税对这些行业影响较大,或导致部分订单流向东盟国家。而我国的电子和机械制品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短期在其他国家寻找替代产品难度较大,同时美国在我国出口份额占比逐步下降,预计受影响相对可控。
针对美国 2 月公布的第一轮加税行为,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主要是对来自美国的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商品加征关税。按照 2024 年进口额计算,预计涉及商品价值总额为 339.8 亿美元,占 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的 20.77%。其中,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除原油外的矿物燃料(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气)总额数量最大,为 147.27 亿美元,占中国矿物燃料进口总额的 13.87%,占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的 9%。
此外,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机械设备和零部件总额为 128.59 亿美元,占中国该品种进口总额的 63.8%,占 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的 3.76%。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总额仅为 61.6 亿美元,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额的 1.9%,占 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的 3.76%。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从铁道外的车辆及零配件总额为 63.95 亿美元,占中国该品种进口总额的 21.7%,占 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的 3.9%。从进口商品的种类看,中国首轮对美反制,预计对从美国进口的机械设备和车辆零配件影响较大,对煤炭、天然气和原油影响较小。
3 月 3 日美国公布二次加税后,中国同样没有对从美国进口的全部产品加税,而是采取“加税+出口管制名单+不可靠实体清单”的方式,进行综合反制。其中,加税的品种主要为农产品,如大豆、玉米、小麦、棉花和肉类等,精准打击摇摆州的共和党选民票仓。同时,推出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将 15 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禁止向这些企业出口军民物资;将 10 家涉台军售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并禁止其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此外,暂停美国原木进口;暂停 3 家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对美国相关光纤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等。按照 2024 年进口额计算,此次中国对美国二次反制涉及的商品总金额约为223 亿美元,占 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总额的 13.6%。其中,涉及进口美大豆金额 120.4 亿美元,在所有二次对美反制商品总额中占比约 54%;其他品类繁多但占比均较小。由于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地是巴西,进口美国大豆占比约 23%,因此对我们总体影响不大。
2、对美国经济的可能影响近期美国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表现欠佳。首先,消费市场较为低迷。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美国零售销售总额环比增速为-0.88%,低于市场预期-0.1%,创 2024 年 1 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主要原因是机动车、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以及运动商品、无店铺零售等行业环比数据明显下降。同时,2025 年 2 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至 64.7,创2024 年以来的最低点,佐证近期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不高。
其次,劳动力市场有所降温。劳工部数据显示,2025 年 2 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 15.1 万人,低于市场预期 16 万人。主要原因是休闲住宿行业新增就业减少 1.6 万人,同时政府部门新增就业大幅降至 1.1 万人(前值为 4.4 万人)。此外,失业率小幅上升至 4.1%,高于市场预期 4%。第三,制造业 PMI 和成屋销售数据均出现回落。数据显示,2025 年 2 月美国制造业 PMI 降至 50.3,相比 1 月回落 0.6,低于市场预期 50.8。同时,1 月成屋销售同比增速相比上月 10.57%大幅降至 2%,环比下降 4.9%;新建住房销售同比增速相比上月 12.23%大幅降至-1.05%,目前居高不下的房贷利率导致部分购房者的购买意愿不强。亚特兰大联储最新公布的 GDPnow 模型数据对 2025 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预测,从此前的增长 2.33%大幅下调至-2.83%,创自 2020 年新冠疫情以来最差的美国单季度 GDP 预测。
根据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的预计,如果美国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都采取加税举措,即使三国都不实施反制,也将导致 2025 年美国通胀提高 0.54%,实际GDP 减少 0.06%;如果三国均采取反制,对美国通胀和经济的影响将更大。目前密歇根大学一年期通胀预期指数已经大幅上升至 4.3%,相比上月 3.3%的预测值大幅增加 1%;而五年期通胀预期指数也大幅上升至 3.5%,而上月该预测值为 3.2%。如果 4 月 2 日特朗普宣称的对等加税正式开征,很可能将导致美国通胀预期再度上行。
3、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近期美三大股指持续回调,是市场对特朗普加税可能造成美国经济滞胀局面的预期反应。截至 3 月 7 日,道琼斯工业指数相比 2 月 1 日特朗普宣布加税以来,跌幅为 4%;标准普尔 500 指数同期跌幅为 4.5%,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同期跌幅更是超过 7%。同期沪深 300 指数涨幅为 3.7%,恒生指数涨幅为 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高达 28.9%。
同时,美元指数、十年期美债利率和黄金价格也在交易滞涨预期。其中,截至 3 月 7 日,美元指数跌破 104,相比 2 月 1 日特朗普宣布加税以来,跌幅为4.3%。十年期美债利率最低跌至 4.16%后小幅反弹,相比加税前最大跌幅超过 40个基点。黄金价格突破 2900 美元/盎司,相比加税前涨幅为 3.6%。对未来大类资产价格走势,我们的判断是:
美股将在年线附近宽幅震荡。
美元指数短期维持 100-105 区间弱势震荡。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期将维持 4-4.5%的高位震荡。
黄金价格上升趋势良好,短期仍可能冲击 3000 美元/盎司。
结论
1、从整体看,美国二度加税可能会拖累 0.4%左右的名义 GDP。分行业看,对纺织原料、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大,或导致部分订单流向东盟国家。而对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电子和机械制品等行业,预计受影响相对可控。
2、近期美国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表现欠佳。特朗普的加税行为可能会导致2025 年美国通胀上行,同时经济增速下滑。3、目前金融市场正在持续交易特朗普加税可能造成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对未来大类资产走势,我们认为:
美股将在年线附近宽幅震荡。
美元指数短期维持 100-105 区间弱势震荡。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期将维持 4-4.5%的高位震荡。
黄金价格上升趋势良好,短期仍可能冲击 3000 美元/盎司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