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有望在65~75美元/桶的区间震荡
2024年12月5日召开的OPEC+会议决定维持365万桶/日的减产至2026年底,此举对油价中长期形成较强支撑;同时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再度推迟执行,油价短期形成支撑。我们认为,中长期随着地缘等事件的影响逐渐削弱,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下,油价或重新回到成本定价阶段。
参考页岩油成本及OPEC财政平衡油价,我们认为布伦特原油价格在60~65美元/桶能够形成支撑。
考虑到2025年中国及美国原油需求有望增长,我们认为2025布伦特油价有望在65~75美元/桶波动,中长期仍需要关注OPEC供给释放节奏及局部地缘事件扰动。
▍OPEC维持减产靴子落地,油价有望中短期维持小幅震荡。根据财联社12月5日消息,OPEC+所有成员国的366万桶/日的石油减产延长至2026年底,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延长至2025年3月;同时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2025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保持与2024年接近的水平。
2023年11月30日的OPEC+部长级会议宣布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联酋、哈萨克斯坦、阿曼和欧洲某国8国达成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协议,减产将于2024年1-3月内实施。至今,2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已经经历了五度延迟。根据12月25日的会议决议,此次366万桶/日的减产至2026年底,将原油供需关系进一步维持,有助于原油价格中长期在当前区间内温和波动。同时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继续推迟执行,表明了挺价的坚定决心。长期来看,市场仍担心剩余产能存在潜在增产的可能性,OPEC的会议决议也将持续受到重点关注。
▍供需关系仍主导2025年油价的走向。
2024年1-11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态势,从年初的76美元/桶跌至11月底的72美元/桶。下跌的主要原因是OPEC及美国等供给增加,而中国等主要需求国需求下滑,供需宽松带来了油价的震荡下跌。展望2025年,地缘等事件影响走弱的预期下,我们认为供需关系仍是影响油价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需求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10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同比下滑3.5%,表观消费量同比下滑2%;2023年中国需求占比全球16%,中国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是导致油价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2025年国内经济有望在政策逆周期调解下企稳回升,需求增长预期较强,有望带动油价上行。美国是全球原油另一大需求国,2025年特朗普政策支持油气等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美国原油需求仍有望稳中有升。
综合来看,全球原油需求端同比仍有乐观增长的预期。供给端需密切关注OPEC的会议决议及美国钻井数据及原油产量变化,供需关系将主导油价的走势。
▍关注2025年俄乌、中东等局部地缘事件走向。
2024年以来,俄乌事件反复演进,以色列、黎巴嫩、巴基斯坦等中东地缘事件也持续进行,赋予原油价格一定的地缘溢价。我们认为2025年地缘事件仍将持续影响油价,仍需持续关注局部事件的走势。
▍风险因素:
中国原油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形势大幅波动;汇率大幅波动;OPEC增产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2025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有望在65~75美元/桶的区间震荡,若中国原油需求超预期增长,或带动原油价格进一步上行。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2月6日发布的《能源化工行业原油景气度盘点—OPEC+形成新的减产决议,原油价格中长期形成支撑》报告,分析师:王喆 S1010513110001
[ad_1]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