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LPR一如预期连四月持平
• 逆回购利率锚持稳,LPR定价基础未变
• 资金成本高企抑制银行下调LPR报价动力
• 近期央行流动性调控态度审慎,宽松落地概率不大
• 短期降准降息或暂蛰伏,待两会后政策明朗
中国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如预期连续第四个月持平。市场人士认为,“利率锚”逆回购持稳,近期资金成本高企继续抑制银行下调LPR报价动力;同时中美贸易战阴霾笼罩,人民币汇率贬压难消,且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LPR暂按兵不动。
他们表示,尽管央行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重申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但更强调内外均衡,同时面对债市累积风险,央行近期流动性调控态度审慎,市场对目前宽松政策落地预期亦连续降温,短期降准、降息或暂蛰伏待机,更多政策出马或待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后。
“(LPR)持稳预期之中,现在没有人觉得会降息、降准。去年年底前,一致觉得要降息降准;现在,都觉得短期内不会降了。”中航信托宏观策略分析师刘长江说。
他指出,近期一系列事件都比较积极,无论DeepSeek,还是电影《哪吒2》,再加上美国关税全面开花、敌我不分,“国内情绪变乐观了,对经济的悲观看法也转变了”;再加上央行有意控制资金投放,坚持表明自己态度,去年底之前的债市乐观情绪都在发生变化。
央行周四稍早公布的2月LPR显示,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利率分别维持在3.10%和3.60%不变,连四月持稳。此前路透调查结果显示,央行近期流动性调控审慎意味明显,且1月金融数据显示经济改善向好,中美贸易战阴霾下汇率压力亦添阻,受访者均预期2月LPR持稳。
上海一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亦提到,逆回购利率没有先行,LPR可能调整的概率较小,央行去年曾表示的“四季度可能还有一次降准”迄今未落地;银行息差承压,负债端利率不降,单独降LPR的可能性不高。
他指出,年初以来汇率承压,央行需要兼顾内外均衡;而且今年开年社融信贷数据不错,经济运行平稳,内部因素看,央行短期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下降。
“何况,央行关注的长债收益率问题还没得到释放,1月中旬以来远高于政策利率的市场利率已经表明央行态度的变化。”他说。
中国1月金融数据如期实现“开门红”,新增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分析师表示,季节性因素及春节错位等共同支撑开年首月金融数据开局良好,但可持续性尚待更多数据验证。
适逢缴税,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仍然坚持净回笼,银行间市场周四早盘资金仍偏紧。交易员指出,税期央行净回笼彰显流动性调控态度谨慎,明日税期走款料加大对资金面扰动,叠加近期同业存单到期量偏大,若央行资金仍投放有限,料资金偏紧格局难有明显改观。
两会前降准降息或仍蛰伏待机
1月金融数据出炉后,当月投资及消费数据尚待3月份公布,且中国“两会”召开在即,短期处于政策观察期,宽松政策或暂蛰伏待机;但考虑到中美贸易战令经济基本面承压难减,国内消费等数据改善亦需验证,至少今年二季度降准等落地犹可期待。
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等表示,未来在物价水平偏低、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还需进一步巩固的背景下,今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
“不排除今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五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2025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他们认为,不过年初两个月的主要宏观数据要待3月合并公布,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两会”前出台降息等重大政策调整措施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中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自去年11月持平以来,1月已连两月上涨;当月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亦逾一年半来首次转涨。尽管对中国房地产可持续性复苏存疑,但悲观情绪有所缓解;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处于政策井喷后的空窗期,亟需更多支持性政策稳定市场。
前述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亦指出,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考虑到当前外汇市场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央行态度已发生转变;但全年来看,今年的降准降息必要性仍大。超储率进一步降低至1%左右,银行间市场利率居高不下,都是表征。
“后续两会召开后,预计稳增长政策将有所加快,央行配合财政政策的必要性上升,短期降准的概率高于降息;下半年随着已出台政策释放和持续稳增长的需要,降息的可能性上升。”他称。
中国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申实施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强调把握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分析师认为,短期央行可能会更侧重于稳汇率,加之长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下行导致的风险堆积,短期内降准降息的紧迫性都不高;后续若上述因素缓解,年内宽松举措有望适时落地。
刘长江亦谈到,现在只是经济数据空窗期,等经济数据出来,可能经济就原形毕露了,市场发现还是要降息降准;今年美国关税已经加了10个百分点,出口难免受影响。
“消费和投资,说实话,也没看到什么重大变化。哪吒2是特例,代表不了全社会的消费倾向的。如果中美关税冲突加码,还是要降息降准,不过至少也就得二季度了。”他说。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登陆多个海外市场,这部中国春节档本土电影周二再度达成里程碑,成为全球最卖座的动画电影,超越了由皮克斯、迪士尼等厂牌制作的一些家喻户晓的动画作品。
来源:路透
[ad_1]
[ad_2]